or8a-ep2:三分时(10)

迈克尔·麦克尼尔一丝不苟地在地图上画着各种颜色的线,他不时地停下来和身旁的孟加拉人交流几句,希望能让这些业余人士更深入地了解他的想法。第二輪大规模渗透行动即将开始,驻印德军总司令部严令执行任务的各部一定要在东孟加拉边境地带取得坚固的立足点,这个硬性要求给包括第9空降师在内的诸多德军部队和印军部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针对上次提出的补给问题,我军打算在西孟加拉东部和东孟加拉西部发起一次特殊行动以维持你们在敌军控制区作战的正常物资需求。”麦克尼尔和谢里夫·罗易交换了眼神,他要确认对方理解了他的描述,“为了掩护这些【德印小道】,我们将会在边境地区频繁地实施炮击以吸引敌军的注意力。请你们在接收补给物资时千万不要被误伤了。”

“编制情况如何?”谢里夫·罗易仍然记得他们上一次在德国人的命令下如无头苍蝇一般一头撞进达卡的场面。虽然德国人当时没说,罗易猜测不给孟加拉人部队设立由孟加拉人执掌的统一指挥机构是为了防止孟加拉人失控。“上一次下放自主行动权,结果战斗开始之后局势混乱到了极点……”

后方的约阿希姆·汗走上前来,把德军指挥机构的几条命令逐一念给这些孟加拉人听。按照德国人和印度人的要求,此次渗透计划将从东孟加拉的西侧、北侧、东侧三个方向同时进行,而参与行动的孟加拉人被编入三个不同的集团、受到这些作战单位中的原孟加拉人巴基斯坦军官们的指挥。

“我们第9空降师负责的是z集团,总兵力大约有一千多人。”麦克尼尔插话补充道,“别看你们的规模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没什么明显的增长,等你们回到东孟加拉并真正重新扎根之后,几千万孟加拉人都会成为你们最可靠的战友。有这几千万人作为后盾,巴基斯坦人的十万大军不堪一击。”

谢里夫·罗易分得清麦克尼尔的哪些称赞和夸奖是徒有其表的场面话、哪些又代表着不能直接告诉他们这些孟加拉人的真实情报。就在两天以前,聚集在东孟加拉的游击队员还有踊跃参加战斗的平民试图破坏从达卡通向吉大港的交通线,双方经过一昼夜的战斗各自死伤惨重,以残酷镇压孟加拉人闻名的巴基斯坦游骑兵也在这场混战中损兵折将。

虽然基地里的孟加拉人多少都从小道消息中听说过巴基斯坦军队正在逐步失去对东孟加拉的控制,他们还万万不至于设想敌人连最关键的命脉都险些被一群非正规军的游击队切断。因此而欢欣鼓舞的孟加拉人相信这场斗争不会持续太久,他们很快就能从那群不承认自己为殖民者的殖民者手中夺回自己的家园和祖国。

但他们并没有机会看到报刊上越来越多的鼓励东孟加拉回归印度怀抱的言论。

“以下是最近的训练要求。第一,由于东孟加拉路况最近持续恶化,上级指挥部门经过和东孟加拉相关情报人员协商后认为使用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既高效又安全,因此在接下来一个星期之内你们所有人都必须学会骑自行车。货车司机请自行掌握驾驶三轮车的相关技能。”把z集团的编制情况告诉了罗易等人的麦克尼尔并不打算让孟加拉人在出发奔赴新的血肉磨坊之前多休息片刻,“第二点,本周内将开展一次丛林生存挑战赛,希望各位的作战单位积极参加;第三,施密特中校组织了以伏击敌军救援交通线之游骑兵部队为主题的另一场训练,之前被他点名的人都要去参加……”

“各位,胜利离我们不远了。”约阿希姆·汗鼓励他的孟加拉人战友们继续奋战,“唉,几个月之前他们部署在孟加拉的十万军队也让我十分畏惧,然而这十万大军现在顾此失彼、被分割包围在互相失去联系的基地和城市之中。这一切都是你们的功劳,而我也相信你们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将孟加拉从秉承着他们的英国人主子那套思维的新殖民者手中解放出来。”

麦克尼尔也说了一些鼓励战友们的话,他真心实意地希望孟加拉人能够自行取得这场斗争的胜利而不是严重依赖德国人和印度人的力量。冲突规模扩大的结果是灾难性的,或许麦克尼尔会在拥有更多权限的情况下尝试着从更大规模的冲突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现在他仍然不愿见到德国人或美国人以更强的力度介入。

由于德军无法从叛逃到印度的孟加拉人巴基斯坦军官中找到级别足够高的指挥官,他们只能从为数不多的校官中挑选合适的人选以指挥三个方向上的渗透集团。尽管德军给这些人做了些培训,这些缺乏相关经验的军官和他们的手下一样忐忑不安,有些人甚至主动要求把指挥权交给德军的上校或将军,但正为孟加拉人内部传出的某些谣言而困扰的德军并不打算横加干涉。

外面仍有数千名孟加拉人热火朝天地训练着,他们在接近40c的气温下挥汗如雨、为自己和家园的未来而奋战。可以想见,在不远的未来,这些人也将成为【自由孟加拉军】当中的一员,他们手中的步枪也将指向那些仍不愿离开东孟加拉的巴基斯坦人。

“最近的工作多得吓人哪。”和麦克尼尔一同离开帐篷的约阿希姆·汗穿过在路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