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8a-ep2:三分时(9)

“就只剩下这些死细胞,其中保存的信息还是太少了。”岛田真司不敢怠慢,他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亲自操作电子显微镜而不是让他人代劳,“如果能找到更多的装备,或许还可以有些进展。”

4月初,本打算按部就班地同时推进不同研究计划的岛田真司意外地从斯塔弗罗斯口中得知位于巴基斯坦的同伴们给他送来了一件需要检测的装备。不知其中前因后果的岛田真司满口答应,等他收到那沉重得用上自己全部的力气才能勉强挪动的箱子时,挫败感和斗志在他的心中交织起来。即便不能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上有新的突破,他也要向这些自视甚高的白人证明他的能力。

用箱子装着这种极其危险的重要设备似乎并不利于使用者随时把它投入实战。食尸鬼搜查官们将库因克装到手提箱里是为了掩人耳目,而装甲猎兵们则没有这种需求,况且他们所使用的装备过于沉重以至于将其装入手提箱内和便于携带的初衷背道而驰。岛田真司在日本的时候也见到过被装进箱子里的动力装甲,不过20世纪80年代的动力装甲和20年前乃至40年前的老古董强化作战服当然不可同日而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工程师们开发出了兼具轻便灵活和良好防护能力的新一代动力装甲,它很快就让老前辈们相形见绌了。

上次借机去看望入院的印度边防军士兵时,岛田真司对部分伤员进行了详细检查,并判断印军在这些人的动力装甲之中安装了一些能够注射药剂的设备。他一面寻找着线索,一面继续对已经取得的样本和数据进行分析。那些用于提高士兵战斗力的药剂并不会因为动力装甲取代了旧的强化作战服而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它们以一种更隐蔽的形式派上了新用常

顺着这个思路找下去,岛田真司有不下10种办法把巴基斯坦军队和十恶不赦的人体实验犯罪团伙联系起来,而且说不定还能倒打一耙迫使合众国保持中立。带着思路开阔了不少的好心情,他把同伴们从巴基斯坦千辛万苦送来印度的强化作战服分成不同部分进行分别检测,期待着能够得到与自己的预期相符的发现。

麦克尼尔从斯塔弗罗斯口中得知了伯顿等人的行动后,感慨万千。他在私下同斯塔弗罗斯聚会的时候说,伯顿本没必要这么做的。

“你不要替他辩护……我的手下和我汇报说,那家伙在达卡每天的工作就是吃喝嫖赌。”斯塔弗罗斯白了麦克尼尔一眼,他预先已经和麦克尼尔解释过白袍大斋会不会限制其信徒的任何合理个人欲望(主要是指被一些不成文的道德守则压制的那部分),“你在德军的基地里每天构思着以雷霆之势打垮巴基斯坦军队的战略战术,可他大概早把我们忘光了。”

“所以,你的手下也经常去夜店。”麦克尼尔从斯塔弗罗斯的话中捕捉到了有些危险的信号,“但愿你和他们不太一样。”

“我和你一样是身在世俗但全心全意侍奉主和耶稣基督的战士,麦克尼尔。”斯塔弗罗斯说到这里,向前走了几步,来到窗前。从下面传来的吵闹声打搅了他和麦克尼尔的讨论,而那些被印度警察拳打脚踢地赶出街区的乞丐和流浪汉们正是涌入加尔各答的孟加拉人难民。就算印度人再怎么大方,拥挤在西孟加拉的几百万难民带来的压力仍是惊人的。“……印度人的慷慨大概也到了极限了。”

桌边放着几份报纸,上面刊登的大部分新闻都同孟加拉危机有关。接受记者采访的政客和评论家们纷纷指出,这几百万难民会给印度带来不小的损失,东北地区各邦的财政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从长远角度来看,发动战争是所有结束危机的方法之中成本最低的一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度国会议员在接收采访时毫不掩饰自己的立场,“只要孟加拉危机不解决,不仅现在进入我国东北地区的几百万人将长期滞留,日后恐怕还会有几千万人流亡到此地。我国的人口太多了,再接收这几千万人的负面影响是无法遏制的。”

类似的陈词滥调是麦克尼尔在德军的宣传中经常能听到的内容之一,印军反而不怎么热衷于迎接一场新战争。用和平的方式将整个印度地区融为一体是元首的理念,也是印度人结束上次战争以来一直为之努力的目标,轻率地将它舍弃掉并不明智。

多次利用已有信息对爆发大规模冲突的结果做了模拟的麦克尼尔得出结论,只要德军和印军决定全面介入孟加拉危机,驻扎在东孟加拉的巴基斯坦军队(尽管他们的规模相比去年而言有了十分夸张的增幅)反败为胜的概率接近于零,而西巴基斯坦方面的反攻效果则依赖于其盟友的态度。

“也许我不该为此担忧的……只要柏林方面一声令下,事情就全都解决了。”麦克尼尔也来到窗边,他同样看到了被下方的印度警察拖走的难民,“但是,让事态发展到必须由德军介入的地步,对南亚地区将近十亿人来说绝对是个坏消息。”

“往积极的方面想,这意味着挡在我们正面的敌人不需要我们花心思对付了。”斯塔弗罗斯的态度还算乐观,他对麦克尼尔说,德军的介入至少可以扫清表面上的全部敌人,而那些被迫躲藏起来的阴谋家届时所能带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