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那时候她防备的主要是可能的心怀不轨之人,其实没指望这番安排能真的起到作用,没想到最后居然派上了用场。

&ep;&ep;离京时正是夏秋交感之际,皇帝年纪大了,身体本就不比年轻人,又亲眼目睹了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大受刺激之下,不知什么时候竟然一病不起。

&ep;&ep;皇帝病重,不管心里多么焦急,大家也只好暂停住脚,等皇帝病愈后再启程。

&ep;&ep;想也知道,皇帝这么一病,身边迅速被精明的方皇后把持了。方皇后严禁内外互通消息,隔断了不少人的窥视。

&ep;&ep;太子奉命处理一切事务,趁着皇帝昏迷不醒的空档,发手谕召来了燕王,门从外头一锁,命东宫侍卫将燕王击毙在了台阶上,尽管燕王有所防备,还是不及太子主场优势,当场毙命。

&ep;&ep;杀害燕王之后,太子又找到童妃,用弓弦勒死了她,接着就是燕王妃和燕王的几个孩子……

&ep;&ep;太子杀得性起,但屠刀递到长乐公主面前时,遇到了阻碍。

&ep;&ep;在生死关头,长乐公主展露了一手少有人知的高超箭术,要不是东宫侍卫拼死相救,连太子也差点儿折在她箭下。

&ep;&ep;当时太子一声喝:“陈峸已死,贱婢竟敢负隅顽抗!”让陈媛瞬间明了了局势,也让她做出了决定。

&ep;&ep;这一场惨剧发生得突然,结束得也迅速,陈媛知道内外都是方氏母子的人,留下去必死无疑,冲出包围后,就直扑童家所在,向外家求助。

&ep;&ep;得知太子大开杀戒,燕王多半已经身遭不测的消息后,陈媛的外公连眼泪都流不出来,立刻安排外孙女出逃。

&ep;&ep;童外公是陈媛少数可以相信的人,这份信任建立在双方的私人感情上,也建立在童外公的人品上,更重要的是建立在童家的实力上。

&ep;&ep;以童家的实力,想在皇后和太子的眼皮子底下维护住她很难,但只是掩护她外逃,还不算什么出格的事儿。

&ep;&ep;跟在她身边的这些人,有些是朝廷划在她名下的甲士,有些是童家给她的。

&ep;&ep;在逃亡的路上,每天都有人趁着夜色不告而别,或许是舍不得家人回去自投罗网了,或许是自谋出路去了,到现在,她身边人只剩了一百出头。

&ep;&ep;不幸中的万幸是,这些人是愿意追随她的,不必担心再发生非战斗减员了。

&ep;&ep;月亮渐渐西移,乌鸦的翅膀从头顶略过,黑黑的影子,让人心头一悚。阿萝拽紧手里的衣料,慢慢睡着了。

&ep;&ep;陈媛取过刀横放在膝盖上,两只眼睛在黑夜里炯炯发亮,没有半点睡意。

&ep;&ep;天亮了,在做完扑灭篝火、消除痕迹等一系列反追踪步骤后,他们骑着同样休息了一夜精神完足的马走了。

&ep;&ep;他们的目的地是童氏的老家清河郡,在眼下这个时节,虽说盗匪多如牛毛,良民不敢露头,但上百个全副武装的精壮武士行在路上时还是非常安全的。

&ep;&ep;能够阻挡他们的只有被洪灾改变了的地貌和路况。

&ep;&ep;从舆图上看,清河郡和平江郡相隔并不远,但摊上眼下这样的情况,要么去清河,要么去平江,再也不存在绕道平江进入清河的好事儿了。

&ep;&ep;陈媛只是犹豫了一会儿,就拍板决定往平江郡所在的方向去。

&ep;&ep;她不知道文英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安全还是危险,丰足还是窘迫,甚至是死是活,就是因为这样,她才更加不能放心。

&ep;&ep;众人都没有异议,清河郡也在受灾的范围里,天知道那里现在还残存着多少童家人,又能提供多少帮助。

&ep;&ep;洪水已经退去了,只留给人们一片狼藉,数不清的难民在大地上流浪,但是越靠近平江郡,人就越多起来。

&ep;&ep;第152章荣华富贵13

&ep;&ep;在临近平江郡的前一个晚上,陈媛又放倒了一伙趁夜打劫的匪盗。

&ep;&ep;雪亮的刀锋缓缓往下渗血,陈媛随意甩了甩刀柄,借着昏暗光线查看了一下刀锋的情况。

&ep;&ep;不愧是百炼精钢铸成的宝刀,砍了那么多人,竟然没有卷刃。

&ep;&ep;这把刀早不是她从宫里带出来的那把佩刀,而是路上一个倒霉的匪徒贡献出来的,那倒霉蛋儿冲上来妄图绑几个免费劳力回去,眼看不敌,又转换口风,想投靠过来,被陈媛干脆利落地砍了。

&ep;&ep;出来打劫的人身上当然不会有什么宝贝,能缴获这把宝刀就是意外惊喜了。

&ep;&ep;据陈媛估计,连刀应该也是被那人抢来的,上头有记号,多半是出自不知哪家世族豢养的铸造师之手。

&ep;&ep;不管这刀的主人是生是死,落在陈媛手里的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