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钟浩和沈括担心的事情没有来。

&ep;&ep;本来他们非常担心没藏讹庞会在镇夏城还没修筑好时,便来起大军起来报复前次大宋夺取绥州城和左厢神勇军司在绥州城的惨败的事情,因此在修筑镇夏城时,城池的许多地方的修建,为防备夏军来袭时不能完工,是以都是精简了步骤。

&ep;&ep;对此沈括不禁稍有遗憾,早知道夏军不会这么快来报复,他有足够的时间来从容修建镇夏城的话,他就发挥自己全部的本事,将这座城池修建的更加完善、坚固一些了。

&ep;&ep;说起来这可是他独立设计和主持修建的一座城池,这是付诸了无数心血的一座城池,也是一座可能会在青史上留下印记的一座城池,是以沈括对不能让它尽善尽美表示有些遗憾。

&ep;&ep;好在镇夏城的有些地方,趁着夏军没来之前,还是可以做一下修正的,这倒是令沈括稍微感到有些欣慰。

&ep;&ep;新修筑的这座镇夏城,长九百步,宽六百步,城墙高二丈七尺,厚一丈二,四处四角都有角楼。城池四周有宽阔的护城河,护城河至城墙处都设有鹿角、拒马,防御设施齐全。虽然算不得大城,但在这西北之地算得上一座坚城。

&ep;&ep;钟浩还指挥平西军和平夏军战士在城墙上安置了众多的小型轰天炮,还有从延安府运来的一批床弩等守城器具,也都在各处城墙上安置好了。

&ep;&ep;当然,从延安府运来新筑镇夏城的,除了一大批床弩等守城器具,还有大批的武器、甲胄和粮草。

&ep;&ep;如今,钟浩觉得自己这镇夏城也算兵坚粮广了。

&ep;&ep;镇夏城位置险要,虽然城池不大,兵员也不多,但是绝对是块难啃的骨头,将会是楔在夏军进攻永兴军路的路线上的一颗难拔的钉子。

&ep;&ep;有时候并非城池越大便越难打,越小便越好打的。

&ep;&ep;像镇夏城这样嵌入宋夏边境的城池,若是修建的城池太大了,很难有足够的兵员和粮草储备,反而能让夏军大军排布开兵力,四面攻打,城内的守军反而难以面面俱到的防守。

&ep;&ep;反而修得小点,却能够更好的防守。夏军大军就算再多,四面城墙就那么宽,也没法一拥而上,全部排布开来攻打,只能派上有限的人去攻打。

&ep;&ep;是以,西北的这些镶嵌在宋夏边境的坚固城池,大都修建的不是很大。

&ep;&ep;……

&ep;&ep;有了镇夏城,本来顶在最前面的绥州城自然成了后方,压力自然也小了很多。

&ep;&ep;因此鉴于镇夏城的兵员不多,种谔倒是很是豪爽的给钟浩送来了一千名的党项战士。

&ep;&ep;这些党项战士,自然都是嵬名山部落的那些战士。

&ep;&ep;经过绥州城一战大战,嵬名山部落自然跟夏军成了死敌,再也没有了回归的西夏一方的可能,此时要自然死心塌地的跟着大宋混了。

&ep;&ep;不过虽然如此,钟浩还是存了一份防范。

&ep;&ep;本来种谔是打算分给中镇夏城二千党项战士的,但是他只要了一千党项战士。

&ep;&ep;党项部落全民皆兵,族内全部的成年男子都是战士。这一多万的嵬名山部落,能够上马作战的战士,足有五千人。

&ep;&ep;若是全部在绥州城安置,城内的粮草压力实在太大,况且虽然他们此时已经不太可能起异心,但是种谔觉得也不得不防范。

&ep;&ep;他想要分两千党项战士给钟浩的镇夏城,也是存了将这嵬名山部落分而治之的打算。

&ep;&ep;不过钟浩觉得镇夏城的平夏军和平西军加起来才二千战士,外加城内的挑选出的一千民壮,勉强可以用于守城。

&ep;&ep;真要是要来两千党项战士,若是他们真有了别的想法,怕是城内的宋军对他们形成有效的威慑优势和弹压能力。

&ep;&ep;是以钟浩最后只要了一千名嵬名山部落的战士。

&ep;&ep;镇夏城的规模并不大,真要守起城来,二千多战士平西军和平夏军的战士,加上一千名嵬名山部落的战士,再加上城内的民壮协助,足够用了,再多也没多大作用。毕竟城内的粮草有限,人数太多,反而并没有太好的作用。

&ep;&ep;当然,若是出城野战的话,或许人数多些,力量会强很多。

&ep;&ep;不过没藏讹庞若是前来报复,定然会是大军相随的。出城跟夏军大部队野战估计跟送人头没多大区别的,是以钟浩压根就没想过出城跟夏军野战。

&ep;&ep;…………

&ep;&ep;日子过得很快,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

&ep;&ep;该来的总归会来,以党项人有仇必报的性子,没藏讹庞的大军虽然来得有些晚,但是还是来了。

&ep;&ep;当没藏讹庞的十万大军在镇夏城西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