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王氏闻言心中不由得一动,一颗心也忍不住微微地跳起来。

&ep;&ep;护国长公主把手底下的财产拢共分了五份,一份归公中,净宣报仇的钱也从这里头出,余下的四份分别给了国公爷夫妻、长房和二房的几个嫡子、三房大娘子以及净宣。

&ep;&ep;护国长公主重嫡庶,所以大房得了利,王氏粗粗地算了算,落在他们这一房的财物少说也值三四万贯,虽说不占大头,可相比起之前的一无所有还是好太多了。至于两位娘子,得的多是南边的田庄和店铺,看护国长公主的意思,恐怕也是打算让她们留在秣陵了。

&ep;&ep;☆、第五十七章

&ep;&ep;五十七

&ep;&ep;虽然净宣把护国长公主的遗产交还给了倪家,但不论是刘氏还是王氏,都能感觉到她对倪家的疏远。王氏倒还罢了,她对净宣早就犯怵,心里头只恨不得离她越远越好,她主动要求回秣陵,王氏心里头高兴还来不及。唯有刘氏越想越难过,觉得倪家亏欠净宣母女太多,偏又想不出什么法子来弥补,心中伤心,眼中流泪。

&ep;&ep;出了这么大的事,自然要赶紧去禀告国公爷,不一会儿,镇国公便得了消息急匆匆地回了宣宁堂,进屋便问:“出什么事了?”

&ep;&ep;净宣起身给镇国公行礼问安,却并没有要回答的意思,王氏见状,连忙上前柔声解释,很快便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给了镇国公听。

&ep;&ep;镇国公面相生得威仪,在府里头也颇有些威慑,但对着净宣这个独自归京报仇的外孙女,他却无端地生出些无力之感,心里头微微发虚,浑不似在别的孙辈面前那般严肃威仪。

&ep;&ep;净宣把东西给了镇国公府,心里便去了一件大事,说了一会儿话后便起身告辞。

&ep;&ep;镇国公有些不自在地起了身,想开口叮嘱些什么,嘴巴却干得厉害,嗓子也有些哑,根本发不了声。

&ep;&ep;“舅妈送送你吧。”王氏亲切地道,拉着净宣的手一边往府门口走,一边热情地和她说着话。净宣提起碧云轩里下人们的去处,又道:“我已经吩咐她们在收拾东西了,打算明天就搬出去,动静不会太大。虽然家父的案子正在查,但到底尚未结案,故此事不好节外生枝,还请舅母帮忙遮掩一二。”

&ep;&ep;王氏连忙道:“你放心,这事儿也就我们几个知道,我连思琮都不会说,断不会传得人尽皆知……”她扶着净宣的手一边走一边叮咛不休,仿佛是个真正的热心长辈。

&ep;&ep;“大姐姐。”刚过随园门,素彩忽然从门后的抄手游廊转了出来,又惊又喜地看着净宣,“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也不见丫鬟过来和我招呼一声,若不是正好在这里遇到你,岂不是就错过了。”

&ep;&ep;净宣勾起唇角似笑非笑地看着她,“是二妹妹啊,真是好巧。”她对倪家人本就没有多深的感情,更何况还是三房谢氏的女儿,不说素彩一番心机几乎写在脸上,便是冲着表妹看,她也不会对素彩太亲切。

&ep;&ep;要知道,她那个大表妹的脾气可不是一般的执拗,而且是非分明,非白即黑,对谢氏又恨之入骨,若是被她晓得净宣与三房的两个娘子谈笑风生,回头立刻就能和她断绝往来。净宣可不愿因为这事儿与从小一起长大的大表妹有了芥蒂。

&ep;&ep;“夫人身体不适,大娘子听到了消息,特特地从宫里赶过来给夫人看病的。”王氏笑着解释道:“不过大娘子这会儿要回宫了。”

&ep;&ep;素彩脸上顿时露出失望之色,低声喃喃,“竟然这么快就要走了么。”说话时,她人也走了近身,依依不舍地道:“我送大姐姐到门口。”

&ep;&ep;王氏也看出了素彩讨好的意思,倒也没把她往外推,笑笑着道:“既然二娘有心,那就一起吧。”但她还是拉着净宣的手不松开,素彩走到净宣的另一侧,却不好再表现得更亲热了。

&ep;&ep;净宣一路上都在与王氏夸赞思琮,直把王氏逗得高兴得合不拢嘴,连连道:“那孩子其实调皮得很,尽是些小聪明,你可别往死里夸他,省得他晓得了,尾巴还不知要翘多高呢。”

&ep;&ep;素彩安安静静地在一旁陪着,想插话又插不进,只睁大眼怯怯地看着净宣,仿佛想要靠近却又不敢。

&ep;&ep;净宣左右就是不看她。

&ep;&ep;到了府门口,马车尚未备好,太极殿的侍卫见净宣出来,赶紧上前来与她点点头,又问:“娘子这是要回去了?”

&ep;&ep;净宣说了声“是”,那侍卫遂朝马夫招了招手,车夫赶紧赶着马车往府门口驶过来。净宣扶着珍珠的胳膊正欲上车,路上忽地岔过来一人一马,一时没留意路边的马车正在往前走,待发现时已经有些晚了,赶紧一勒缰绳,大喊了一声“吁——”。

&ep;&ep;马儿前蹄腾空,就地弹跳了几下,险些将马背上的人甩下来。几个侍卫有些紧张,赶紧将净宣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