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可是,老天爷却给她们开了一个大玩笑,眼看着自己女儿都快成为太子妃了,汝南王却突然病故,十一娘一夜之间从天上跌落地狱,方老太太更是伤心得日夜流泪。之后十几年,十一娘都孤苦伶仃地在五台山礼佛,光是想一想,方老太太就心酸得不能自己。

&ep;&ep;至于大儿子,方老太太的心情很微妙,那是她嫁进方家后生的第一个儿子,刚刚诞下的时候自然也是欣喜若狂,可那孩子生下来没多久就被婆母抱了去,之后一直养在婆母的院子里,与她并不亲近。到后来,大儿子尚了公主,静德长公主那性子,方老太太怎么敢给她立规矩。母子俩的感情本来就不深,更何况大儿子还不在府里住,在方老太太心里,大儿子自然比不得二儿子和小女儿那般重要。

&ep;&ep;更何况,静德长公主那张嘴,一分也能说到十分,方老太太可一点也不信大儿子会伤到什么程度。老二身子弱,他们兄弟俩真打起来,那也是老二吃亏。

&ep;&ep;虽然心里头这么想,方老太太到底还是不敢开口说,静德长公主有皇帝撑腰,若真要追究不放,到时候受罪的可是老二和十一娘。

&ep;&ep;“你二叔哪里敢害你爹,他肯定是一时失手,五郎啊,你可别听外人胡咧咧,他可是最最心善的人,平日里多疼你——哎,你干嘛走啊——”

&ep;&ep;方五郎强压下心中的怒气,绷着脸一路冲出院子,又朝院外的属下吩咐道:“去方二爷书房,把所有带字的东西全部都带走。”

&ep;&ep;追在后头的方老太太脸色顿变,气得就要往前冲,所幸听到动静的方三爷及时赶到慌忙将她拦住,又使劲儿朝下人使眼色把老太太送回屋,自己则上前关切地问:“五郎,我听说你二叔犯了事?你爹他怎么样,太医看了过了没?”

&ep;&ep;方五郎看着面前平日里颇为疼爱自己的三叔心情有些复杂,犹豫了好一会儿,才低声道:“二叔和汝南王妃做了些不好的事,比您能想象的还要严重得多。听说四娘已经订了亲,三叔您也别去看什么日子了,趁早把四娘嫁出去吧。”

&ep;&ep;方三爷脸色大变,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懵了,听五郎话里的意思,恐怕方家上下就算能保住性命,恐怕也要被流放,这到底是犯了多大的事才会使得方家牵连至此?

&ep;&ep;难不成是——谋反?

&ep;&ep;方五郎不好把话说得太明白,只要方三爷不傻,必定会立刻回去禀告老太爷早作准备。别的不说,起码能为几个年幼的郎君和娘子做些打算。

&ep;&ep;…………

&ep;&ep;第二日,果然有御史弹劾方五郎,言其行事不当,宗正院的宗主也跑到皇帝面前告静德长公主的状,结果御史的折子早在台院就被孟二郎也压了下来,而宗正院也没从皇帝这里讨着好,一向温和的皇帝陛下竟然暴怒异常,不仅喝骂宗主是个老糊涂,还当即撸了他的宗主之职。

&ep;&ep;整个宗正院都被陛下的雷霆之火给吓得战战兢兢的,大家之所以敢去告状,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私底下收了汝南王妃不少好处,更重要的,还是因为皇帝陛下的脾气温和又爱面子,笃定了他不愿戴着苛待汝南王遗孀的帽子么。

&ep;&ep;可瞧瞧陛下今儿这大发雷霆的反应,显然压根儿不在意这个名声,大家自然不会再强出头——不管汝南王当初有多威风,可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儿了,人都死了,还个血脉都没留下,这辈子甭想翻身咯。

&ep;&ep;宗正院在皇帝手里吃瘪的事儿很快传开,连宗主都说撸就撸,更何况是朝臣。先前跳着脚弹劾大理寺的御史也蔫了,原本打算在朝堂上告状的也安静了。

&ep;&ep;皇宫里的气氛也变得十分微妙。

&ep;&ep;安王殿下搬出了宫,没过几日,冯贵妃不知怎么惹恼了陛下竟被贬成了嫔,还被罚禁足半年不得出门。

&ep;&ep;京城里忽然平静下来,各家各府的长辈都不约而同地约束族人小心行事。

&ep;&ep;方家悄无声息地嫁了三个娘子,最小的那个才十三岁,嫁得也最远,婆家赫然在江南。

&ep;&ep;“京城里恐怕要出大事了呀。”

&ep;&ep;☆、第五十六章

&ep;&ep;五十六

&ep;&ep;方五郎一动也不动地站在窗边,看着窗户底下已经有些浮肿的尸体。方二爷已经好几天,京城的天气渐渐开始转热,屋里已经有了浓重的尸臭,这才被人发现报了官。仵作验过尸,低声说了方二爷遇害的时间,仔细一算,正是方驸马坠马那一日。

&ep;&ep;虽然方二爷谋害过方驸马,可眼下看着他这浮肿*的样子,方五郎依旧有些于心不忍,同时又愈发地心惊,汝南王妃手段之残忍简直是匪夷所思。她简直是世上最毒的美人蛇,直到现在才终于露出了隐藏依旧的利齿毒牙。

&ep;&ep;“收殓吧。”方五郎沉着脸出了门,翻身上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