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就在杨暕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一只信鸽飞了进来,能直接飞进书房的信鸽除了飞鸿用来传递消息的以外,这个时代还没开始使用信鸽,不过据说草原上开始有人用饲养的鹰来传递消息。

&ep;&ep;杨暕取下信鸽身上的信条,心中不由得一喜。

&ep;&ep;“小顺子。”杨暕朝外面喊了一声

&ep;&ep;“奴才在,主子有什么吩咐?”忠实的跟班总是随叫随到

&ep;&ep;“去备马,跟我出去一趟。”

&ep;&ep;“是,主子。不过我们要去哪?”可千万别去什么山的了,太累人了。

&ep;&ep;“问那么多干嘛,让你怎么做就怎么做,是不是不想跟着去呀,好啊,我可以换人。”杨暕淡淡的说道,小样,看我不敲打你一下。

&ep;&ep;“啊~不是,我这就去。”我的妈呀,太吓人了,主子竟然想换人,可千万别呀,我听话还不行吗。小顺子一路小跑着去办事了。

&ep;&ep;大兴城外三里亭,有两个人在喝着小酒

&ep;&ep;“克明呀,这大冷的天你叫我出来这个地方喝什么酒?还不如去我府上或者找家酒楼,重比这个地方来的舒坦。”

&ep;&ep;“乔松,你忘了这是什么地方了?”

&ep;&ep;克明、玄桥?可不是杨暕想要找的两位大神级助理吗。

&ep;&ep;“三里亭呀,怎么会不知道?”房玄龄反问道

&ep;&ep;“既然知道是三里亭,那么你还不明白吗?”杜如晦老神在在的摸着下马的那几缕青丝。

&ep;&ep;“你是想?……”房玄龄一脸的难以置信

&ep;&ep;“没错,我想乔松也和我一样在猜测为什么齐王不来拜访吧。听说他去韩家拜访了请了一个叫李靖的人,李靖当时在京城颇受一些大臣的赞誉,但是我俩自认也不输于他,可为什么他就是不来呢,难道他真的没眼光?”

&ep;&ep;“没眼光肯定不是了,要不然也不会抓住机会崛起,更不会有那般论赞天下的眼光和智慧。可是我就纳了闷,怎么左等右等都等不来呢。乔松也很郁闷吧。”杜如晦故作无奈状。

&ep;&ep;“可不是吗,他当时吊足了我们的胃口却洒然而去,难道还真的想让我们自己去登门投靠?他不知道礼贤下士更让人好感倍生吗?”房玄龄也有些惨然

&ep;&ep;“既然他不来,咱们也不好登门投效,那么我只好邀乔松来此等候了。”杜断房谋,果然够果断。

&ep;&ep;“克明派人放出消息了?”房玄龄感到惊讶

&ep;&ep;“没有,我想如果他连我们在这都不知道,那么也就证明他是纸上谈兵而已了,那也就值不得我们投效了。”话是这么说,可杜如晦眼睛里仍是闪烁着期望的眼神。

&ep;&ep;“好!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就在这里小酌,等一等是否真有明主出现吧。”房玄龄道,他也知道,这应该是最好的方式了。

&ep;&ep;大兴城外,官道上两匹马在飞奔着。

&ep;&ep;“主子,你等等我。”小顺子在后面一个劲地追赶着真不知道自己的主子又发现什么宝了,骑得那么快,奈何骑术不够,远远落后了。

&ep;&ep;“我在前面的三里亭等你,自己过来。”杨暕头也不回的说

&ep;&ep;“呶,咱们等的人终于来了,果然没让我们失望。”杜如晦眯着眼看着远处的烟尘说道

&ep;&ep;三里亭,顾名思义,离大兴城也不过三里,建在一个小土坡上,可以清楚看得见大兴城。开始是用来迎接友人的地方,也就是为了表示重视出城三里相迎,当然没有十里相送那么隆重。

&ep;&ep;不一会杨暕便来到了亭子前面,下马,直奔房杜二人处。

&ep;&ep;“两位先生好生悠闲啊,可怜杨某在家无聊着,也不见两位相邀,真是太过分了。”杨暕一来便坐在案几旁,好像和两人很熟一样,似乎对两人吃独食没叫上他一脸不满。

&ep;&ep;“呵呵,杨兄不是来了吗,你看我们都多备了一副碗筷,正等着杨兄的大驾呢。”杜如晦一脸的捉狭,等的正主出现了,心情也格外的好,居然开起了玩笑。

&ep;&ep;“好啊,你们俩原来早就算计好了,就等我入瓮呢。”杨暕也笑了

&ep;&ep;“既然两位在等本王,那么也应该知道本王的来意了吧。”

&ep;&ep;第二十一章智囊团终成

&ep;&ep;杨暕终于不再隐瞒身份,想隐瞒也没用,人家早就已经猜到了,再矫情不免有些做作的嫌疑了。

&ep;&ep;“哦~王爷不再隐瞒身份了?”房玄龄也打趣道。

&ep;&ep;“隐瞒身份?何来隐瞒身份一说,本王早就告诉过两位先生本王的姓名了嘛。不要告诉我平两位先生的大才还猜不出本王是谁,别说两位不信,连本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