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正是小王,刚看见道长在参悟,便不忍打扰道长,没曾想还是打扰了。”杨暕平时都不会摆什么架子,面对这么一位仙风道骨之人,更加不会有什么架子,因道长给人一种亲和之感,所以杨暕说的话也感到很随意很舒适,就像和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说话一样。

&ep;&ep;“无所谓打扰,我们修道之人,讲究的是自然,何时睡,何时醒一切皆自然,不刻意强求。”

&ep;&ep;“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之于心,则竟皆如止水。”不管来得是和身份的人,似乎都不能让这位道长心里起一点涟漪。

&ep;&ep;“道长说的是,小王受教了。”得道之人说的话就是不一样,几十上百年的参悟不是常人可比的。后世对《道德经》和《庄子》已经反复解读了,每一字一句都不知被赋予了多少种意思,但都不如一个参悟数十年的人的一句话来的深。

&ep;&ep;“小王最近也在参阅《庄子》,有感于庄周梦蝶一事,在梦中也梦见自己化为一团清气,醒来后有感创造了一套拳法,特来请教道长,请道长帮忙看看是否和天道。”杨暕能拿的出手来道教重地炫耀的除了太极拳以外,还真没有什么了,这个太极拳也是杨暕为了如果请不到人,那么就用来交换的。但是看到这位仙风道骨的道长便想拿出来看看他能否再指点一二,使自己能有更多的感悟。

&ep;&ep;“哦?老道也很期待王爷所说的符合天道的拳法。”道长一脸的认真,没有丝毫的瞧不起杨暕,也没有丝毫的不相信。

&ep;&ep;“好,那么小王就在道长面前献丑了。”说完,杨暕便开始打出一套太极拳。

&ep;&ep;仅一个起手式便让道长眉头紧凑,随着杨暕的拳法慢慢展开,那道长也随之动容,慢慢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ep;&ep;太极拳暗合养生、自然之道,得道者一眼便可以看得出来其中的奥妙。

&ep;&ep;杨暕刚打完一整套的太极拳,边看见那道长眉头由紧锁到放松,最后露出欣喜之情。

&ep;&ep;见道长睁开眼,杨暕刚想问。就在这时,那道长动了,竟然也开始打出一套太极拳,跟杨暕打得几乎一模一样,但是道长打出来的太极拳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是那么的自然。

&ep;&ep;要不是确定太极拳是在元末明初之时被创的,杨暕都要怀疑是不是这个时代就已经开始有人知道太极拳了。

&ep;&ep;“妙,妙,真是妙不可言。一拳一式,皆暗含天地之理,与大道相符。看来王爷定是与大道有缘之人,不然也不会悟得此拳法。”

&ep;&ep;“老道玄清。王爷应该飞凡夫俗子,或是某星宿下凡,既然投身到帝王之家,那么必然肩负着使命,望王爷不要抛弃这一份悟性,不定将来能证得大道。”

&ep;&ep;玄清道长自报家门,那就表示认可了杨暕的身份,他那不遗余力的赞赏,连杨暕都快无地置容了,当然也不好说出来。

&ep;&ep;“只是此拳仍有待改进之地,待老道改好之后,定托人告知王爷。”

&ep;&ep;我就知道这套太极拳不完整,那么多年流传下来,说没有缺失是不可能的,毕竟不能像文章一样用字记载,拳法一拳一式都无法用语言完全复述出来,除非后世的摄像机能完全记录整套动作。

&ep;&ep;果然的行家,才打一遍,便知道有缺陷,看来这位名不经传的老道和张三丰是属同一级别的大神级人物啊。

&ep;&ep;“那就多谢道长了,难怪小王总连起来觉得不得其韵,原来是不完美。道长果然道法高深。”

&ep;&ep;“王爷过奖了,王爷与道的缘法也不低,不然也不会领悟这套拳法。王爷的这套拳法对老道感悟天道有很大的益处,说来还得感谢王爷。”这话可不是恭维,普通人都能通过练太极拳修身养性、强身健体,那么对于他们这种修炼之人的用处更大。

&ep;&ep;杨暕与玄清道长一直投入地聊着,要不看过是后世很多人对道家学说的解说,杨暕还真应付不过来。

&ep;&ep;“对了,王爷此次前来并会专门是为了与老道探讨天道的吧。”玄清道长问到

&ep;&ep;“不瞒道长,小王此次前来除了想与得到高人探讨一下大道,还想在贵观找一些会炼丹的人或者是精通药石之人来帮小王,当然是不会做一些有违天道之事。”杨暕终于道出来意

&ep;&ep;“哦~,精通炼丹和药石之人,我观中倒有不少,只是不知道王爷具体让他们做些什么?”炼丹弄得不好是会出人命的,要是普通人问也罢了,只是杨暕一个王爷来问,肯定会涉及政治方面的,一旦道观也介入政治,一个不好,说不定就道亡人消了。所以玄清道长不得不认真对待。

&ep;&ep;“既然道长一再追问,那我也不好再隐瞒什么了。”

&ep;&ep;“道长是清修之人,定然不会理会世俗之事。殊不知这天下将大乱,到时必将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