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后的一个正午,一个极为普通的小镇上,来了一个说书人。

年纪稍大,头发花白,看上去约莫年过半百,但腿脚却还利索,可以说是健步如飞,背上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裹,精神抖擞。

这个小镇,他多年前来过。

走时,它是这般模样,再回来时,竟还是这般模样。

只是当年遇到的人却并没有出现。

又回到了当初他说书的那个客栈,还是原来的位置,但小二却已不是那个小二了,听掌柜的说,早几年前就回老家娶媳妇儿去了,前阵子还托人带了信,说是生了两个大胖小子,回头还带自己的亲侄子过来打打工,过两天,大概也要来了。

虞城边的日头,还是如同多年前那个午后一样,明媚灿烂,仿佛在城里每一个角落都洒下了金黄的花,闪着耀眼的光,暖了每一个人的视线。

“啪”的一声,竹扇子拍在跟前木桌上,满桌寂静,静待后续。

“上回书说道啊,那位女菩萨平日里就装疯卖傻,让别人都以为她就是一个什么都不懂轻而易举就可以欺骗过去的傻子,但其实啊,她什么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就等着你以为你就要成功的时候,给你狠狠的一棍子。”

“咱们虞城啊,多年以前,与这里一山之隔的溪石镇上,出现了一只妖怪,据说那就是传说中的上古妖兽钩蛇。钩蛇是什么?妖兽啊。妖兽是什么?那是会吃人的!当时官府请了好些修仙的人去抓它,可都是有去无回,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说书人说到这,只听得底下一片倒抽凉气的声音。

他似乎很满意在座的看官们的反应,竹扇扇尖忽而一点台下,也不知是点在哪个人的脑门儿上。

只听他道:“可没曾想,就在那天,这位女菩萨就带着她的徒弟来到了虞城,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当天夜里就直奔溪石镇。”

在此之后,那说书人又洋洋洒洒说了不下一个时辰的话,眼前的茶水都喝完了一壶,掌柜的还是当年那个掌柜的,大腹便便,靠着柜台竖着耳朵听着,面上带着浅浅的微笑,偶尔抬起头看一眼那说书人。

这么多年了,当年看到他的时候,他是这般模样,如今看到他的时候,他还是这般模样。

若是说那女菩萨是菩萨,这此时此刻站在台上说的唾沫横飞的说书人,莫不是也是个神仙般的人物?

掌柜的心知肚明,看破不说破,只继续低了头,算他的帐。

而在大堂之中,窗边的一个角落里,坐着一个带着斗笠的人,穿着粗布麻衫,腰间系着一条黛蓝色的腰带,腰间挂着一只半透明的酒壶,那酒壶里上上下下的不知道沉浮着什么东西,圆溜溜的,还闪着黯淡的褐色光芒。

一双玉手从那粗糙质地的袖子里生出来,捏着那客栈里最为普通的筷子,一口一口,吃着那些家常小菜,偶尔抿一口手边的酒。

虽不如家里的醇香浓厚,却也别有一番滋味。

她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鬓边一缕发垂下,遮住了她的半张脸,她忽而抬手招呼了一声路过她身边的小二,从腰间的钱袋里掏出了一锭银子,轻轻摆在桌上,粉唇微启:“小二,结账。”

忽的,就在她说出这四个字的时候,那说书人一下便停住了,视线胶着到了她身上,似乎看见了什么东西,让他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她站起,似乎并没有察觉到说书人突变的态度,只是拿起放在旁边长凳上的重剑,轻轻在背上裹好,慢慢朝着门口走去,始终没有抬头。

那说书人也并未开口留住她,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离开。

“诶,先生,您见过那女菩萨吗?”她走后,座下的那几个看官们,有些好奇心重了,不免喊了出来。

说书人这才回过神来,“唰”的一下收起竹扇,唇角微微勾起,道:“这个女菩萨,唉,还是叫她女傻子吧,女菩萨这个词还真当不太适合她,我当然见过她。”

他说这话的时候,尚春正站在客栈门口,背靠着墙壁,一只手遮在额头上,仰头望着头顶不算太过猛烈的日头,眯着眼睛,唇角微扬。

“这辈子只有一次,是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小到我几乎以为那只是一个梦,我记得她当时坐在一棵树下面。”

尚春微微眯起眼睛,心中略有疑惑。

“那是我们村头一棵歪脖子老梨树,大人们不允许小孩子过去玩,因为那里每年都有人上吊自尽,过路的也好,村里人也好,男的也好,女的也好,老的也好,小的也好,阴气太重,大人们也是怕小孩魂魄不稳给孤魂野鬼勾了去。”

“那个时候,我胆子大,又皮,一点儿也不听大人们的话,就偷偷跑去了那棵老梨树,然后我就看见了她,听到她在说话。”

“女菩萨说什么了?”

“说什么了?!”

还不等说书人说话,底下便是一大片接连起伏的问话。

说书人却只是笑笑,学着那人说话的声音,道:“她说‘其实,我觉得我一点儿也不傻,你比我傻,真的,你比我傻多了’。”

这句话辅一出口,底下便就成了窃窃私语,谁也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话的那个人是谁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