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8a-ep2:三分时(5)

“目前,建立孟加拉军队的各项工作正有序地进行着,我们预计将在未来4个月之内建立孟加拉海军和空军,以便让我们的盟友能够同巴基斯坦人还有他们背后的美国人、英国人。”迈克尔·麦克尼尔打着哈欠,向参谋部和参谋连的同僚们汇报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进展还有上级的最新安排,他们的任务只会伴随着孟加拉人的逐步强大而变得更加繁重,“祖国将指导巴基斯坦人建立军队的光荣任务交给了我们,我部需要在上半年建立至少3个能够渗透到东孟加拉地区持续作战的孟加拉军战斗单位……”

“没有援军吗?”约阿希姆·汗随口问了一句,“这种重大任务需要驻印部队总司令部监督。”

“我们的老将军有不同看法,他认为由我们的部队来独自照看这些孟加拉人就足够了。”坐在屋子里的另一个参谋冲着同伴们笑了笑,“他说,这群孟加拉人当中那些离开了巴基斯坦军队的人所拥有的最高级别不过是上校,因而我们没必要让更多部队参与到此事中。”

“恐怕这并不是巴赫将军自己的看法。”麦克尼尔轻声说了一句,他在众人对他这句话产生危险的兴趣之前及时地转移了话题,“……总之,我们需要在东北地区建立规模相当的孟加拉正规军和辅助部队,有关具体工作的细节将在今天下午的会议上由洛赫中校做具体布置。长官,您看——”

约阿希姆·汗接过麦克尼尔手里的指挥棒,他向着参谋连的几名军官分摊了一些任务,那都是些同孟加拉人的训练工作还有物资筹备工作相关的具体事务。他们需要控制好干涉孟加拉局势的力度,并且竭力维持印军和他们之间的友好关系。稍有不慎,盟友间产生的裂痕便很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带来无比严重的后果。

孟加拉人终究是靠着外国的援助才能和部署在东孟加拉的巴基斯坦军队坚持作战的,而两个不同的外国盟友使得他们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印度人自不必说,那位上次冒着生命危险去巴基斯坦宣传要让整个印度地区重新统一起来的元首即便遭受刺杀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初衷;至于德国人,他们还要居于印度人之上,而且他们的态度比印度人的态度更加重要。

但这并不意味着孟加拉人的两个重要盟友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事。事实上,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德军和印军瞒着对方而私下建立孟加拉人武装的尝试多得数不胜数,目前为众人所熟知的建立孟加拉正规军的方案只不过是听上去最可靠而且最不容易引起反感的罢了。有些谣言称,孟加拉人的盟友们企图借助这个机会建立多支能够绕过法律限制、只听命于某几个人的部队,这些流言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德、印还有孟加拉三方之间的互信。

“上个月还说要控制规模、避免主动引来规模更大的冲突,现在却迫不及待地要建立孟加拉军队。”会议结束后,约阿希姆·汗和麦克尼尔并排走出会议室,他们打算到外面去散步,顺便参观一下孟加拉人训练时的壮观场面,“这不像是为了争取选票而做出的妥协……又或者最高统帅部另有计划。”

“或许他们害怕局面的主导权从我们手中溜走。”麦克尼尔抱着一摞文件,他其实宁愿去训练场或者外出执勤,“因为叛军的危害并不只是表面上的这些。”

“这种话已有许多人说过许多遍了。”约阿希姆的视线飘忽不定,但他还不至于忘记自己此刻的职责,“然而那些除了杀人放火之外带不来什么新改变的家伙也只能躲在山区里玩捉迷藏而已,他们所称的奋战更像是自我感动。”

“过去是这样,而最近的一连串危机为他们提供了新的机遇。”麦克尼尔忧心忡忡地说着,他禁不住去想涌入印度东北地区成千上万的难民,“此外,孟加拉人对我们的行为也有所不满。最近一段时间,我已经多次听到有参加训练的孟加拉人私下里发表些对我国还有印度不友好的言论。他们只是因为现在还需要我们的保护才保持着对我们的尊重,如果他们稍微获得些自主权,情况或许会完全不同。”

德籍印度裔军官听了,停下脚步,小声对着麦克尼尔说道:

“他们真的会……投奔俄国人吗?俄国人离他们很远,也无法给他们提供什么支持。”

“我不清楚,但俄国人显然在为叛军提供支援。”麦克尼尔一板一眼地回答着,他平静地将内心的想法直白地向长官表述,“孟加拉人在为他们的自由而战、为他们的未来而战、为他们免于美国佬和英国佬的走狗的殖民而战,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时常怀有对驱逐了旧主却迎来新殖民者的错误选择的担忧。这种担忧会在合作规模扩大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只要我们试图插手他们的具体事务,他们便会怀疑我们的真实动机。”

“没必要。唉,他们眼下还在被巴基斯坦人奴役着,却要担心未来的事情。”约阿希姆·汗叹了一口气,“我们如果真的要那么做,早就动手了,轮不到他们胡思乱想。”

麦克尼尔没有反驳,他知道许多种用更加体面的方式夺取资源和权力的办法。平心而论,他不觉得那些手段是错误的,只要目的正确,在此期间的额外损伤可以忽略不计。具体到孟加拉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