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微熹的角落九桃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隔壁搬来了一家法国人。一对法国夫妇,一双七八岁的儿女。

之前还特意来敲过门打招呼。言谈正欢的时候,这位法国先生忽然色变,满脸不加掩饰的震惊和紧张。

我以为是到处晃悠的猫,赶紧把它抱起来。

他却指着客厅角落里的钢琴,“你平时什么时候练琴?练多久?”

在听说那只是屋子里的一件摆设以后,他才重新露出灿烂的笑容,以及毫不掩饰的彻底释然。

他抱怨了之前住的公寓,每晚到了睡觉时间,楼上开始弹钢琴,楼下拉小提琴,叮叮咚咚咿咿呀呀各种热闹,不胜其扰。

后来,我们偶尔隔着篱笆聊两句天气、时事、花花草草,一切相安无事。

两个法国小孩子也时常过来看猫。我和他们说英文,说了好久。有一天他们抱着猫好奇地望着我,问:你不会说中文么?

我一愣,当然会啊。

他们俩笑了,姐姐指着弟弟,用没有口音的中文说:他生在这里,中文很好。

后来我和两个小洋娃娃开始用中文聊天,也才知道,除了法文英文中文,他们还会德文、意大利文……

两天前的晚上,很晚的晚上,忽然收到法国先生发来的微信,大意是:你有没有听见楼里传来的敲击声?

这一句我翻译得不好,原句他是用英文写的,写了很长一段,描述的很具体,有点十四行诗的美感。但大半夜看起来,惊悚更多些。

我认真听了听,确实隐隐有敲击声,以前也听过,并不十分恼人,一般也不会持续太久,通常自动就忽略了。

我也听见了。我回他。

之后他发来更长的一段,是对声音的描述……Thisnoiseissoirregular,inpace,inloudness...

万籁俱寂的大半夜里,读着这样的字眼,后背有点发凉。

会是什么呢?我手欠回了一句。

他回复得很快:会不会是老鼠?而且应该是thosereallybigones...最近雨水多,它们喜欢待在木头多的地方……

除了后背发凉,我开始头皮发麻。

又过了一会儿,又是一长段文字蹦出来,大意是:你们楼上有没有住着小孩子?这声音听起来更像是很重的球掉在地上,不太像是大老鼠弄出的动静……

楼上住着一对老人家,家里并没有小孩子。我如实回答,边敲字,边斜眼看着窗帘上映着的张牙舞爪的树影。

他并没有沉默很久,很快又回道:或者是有人在搬花盆?

已经过了半夜了,应该不会有人还在照看植物。我打字的手有点不利索,把手边的大灯打开。

等等,现在听起来好像是弹珠,不断地掉落、弹起、滚动……他在继续诗意吟诵般地描述。

我干脆起来走了一圈,什么都没听见。再看手机,又是很长的一段话。

他说他就在院子里,正在观察声音的来源,还有一个可能,你的楼上的确住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从不同的地方在扔一个球,可能是从桌子上、地板上、儿童椅上……crazy......

后来也没什么,就是我做了一晚上的噩梦。弹珠,看不清容貌的身影,滚动的球,花盆,毛茸茸的不明生物……

并没有抱怨的意思。有的人生来对声音敏感,再加上丰富的想象力和执着的探究心,会将琐碎无关的一些事或物,组合成具象的情节。

这么想想,那天晚上,我本来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不说十四行诗,编个聊斋志异款的小故事说给他听听,也是无伤大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