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书店的老板又把电话打给了县里的供书商,得到的回话却依然是没听说过。

失望纳闷之余,他看到一个正在店里挑选文具的学生,手里便拿着一本《状元笔记》。

“这位同学,能不能让我看一眼你的这本书?”

书店老板把书借过来,只见这本书的封面上竖排写着六个大字:状元笔记——数学。

在这四个字的旁边,还有一行稍微小点的字——沈长青教你学数学。

书的封面整体呈淡青色,封面图案是黑色线条画成的,是一个正在伏案学习的学生,在他的书桌上,摆放着直尺、圆规、量角器等数学工具,虽然没有填充颜色,但整体不失美观大方。

再翻看里面,封面的内侧写着作者沈长青的一段话,随后下一页便是手写的目录和内容。

书店老板没心思去看这些,直接翻到最后的封底。

“咦?”

他惊讶地发现,在这本书的封底上,竟然有一行小字——购书热线:XXXX-XXXXXXX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不费工夫!”

书店老板大喜过望,脑子里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句也不知道是谁写的诗句,当即冲到电话前,照着书上电话号码拨打了过去。

“你好,这里是《状元笔记》销售处!”

电话里传来一个甜甜的女声,听起来年纪不大,而且似乎有点熟悉,好像在哪听到过似的。

不过他已经来不及多想了,“我想问一下,《状元笔记》的批发价是多少?”

“《状元笔记》五十套起批,每套九十元,超过一百套,每套八十五元,超过二百套,每套八十元!请问先生,您需要多少套呢?”

“这么贵,能不能……”

书店老板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对方打断了:“不好意思先生,我们这边是国统一批发价,不讲价的,如果您还没有考虑好的话,可以再考虑一下,再见!”

啪——

没等书店老板反应过来,对方便直接挂掉了电话。

“这……”

书店老板一脸茫然,做生意讲究的是和气生财,有商有量。

这么多年来,他第一次遇到说话这么硬气、没有讨价还价余地的供书商!

可是,转念一想,这不就意味着对方的生意好,不愁销路么?

“五十套是九十元每套,一百套是八十五,二百套是八十……”

“孙集镇中学一共有六百多名初三学生,除掉一些混日子的,再考虑有学生合伙买书的,最多能卖出去二百套左右。”

“昨天,已经有人卖了五十套。”

“这样的话,我就只能先进一百套。”

“每套可以赚十五块钱,一共也就是一千五。”

“可以,干了!”

书店老板想清楚了,以今天看到的《状元笔记》的受欢迎程度,只要他把货进来,就绝对不愁卖。而他这个小书店,平时每月的盈利也就是五百块钱左右。

一笔生意,能赚平时三个月的钱,为什么不做?

于是,他又把电话拨了回去,可这一次,提示的却是占线。

连续拨打了三次,他才把电话打通,“你好,我要订一百套《状元笔记》!”

“好的先生,请问您的姓名和地址?”对方依然是那个甜甜的女声。

书店老板报了自己的姓名和地址,对方回应道:“好的,孙老板,我已经记下了您的相关资料,待收到货款后,会第一时间把书给您寄过去。”

“收到货款后?”书店老板一怔。

“是的,孙老板,由于《状元笔记》销售火爆,供不应求,所以我们只能采取预售的方式,根据付款顺序陆续发货,还请您见谅。”

“可是我们平时进书,都是货到付款的啊。”

“不好意思,孙老板,这是公司规定,还请您多多见谅。您放心,收到货款后,我们一定会尽快安排发货的!”

甜甜的女声中带着一丝歉意,使得书店老板的心里稍微舒服了点。

他想了想:“好吧,那你把你们公司的账号说一下,我马上去银行打款!”

“好的先生,感谢您的信任,期待与您再次合作!”

记下了电话里所说的账号后,书店老板把正在洗菜做饭的老婆叫出来看店,自己则从枕头底下拿出了存折,火急火燎地奔向了银行。

……

“战绩如何?”

晚上,沈长青来到了林梦婕姥姥家,坐在了林梦婕的床边。

此时的林梦婕,正坐在书桌前。

在她的书桌上,除了平日里读的书和报纸之外,还摆放着一个座机电话。

电话的旁边,是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一些文字和数字。

为了方便这个“销售代表”联系业务,也为了避免影响老人的休息,今天上午,沈长青特意安排梁田帮着林梦婕,把电话线扯到了她的房间里。

“沈长青,你要发财了!”

林梦婕看起来激动不已,她拿起那个笔记本,兴奋地向沈长青汇报:“截止目前,我们去提前宣传过的那些书店都打来了电话,一共订了八百套《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