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在人都是量产的时代,青春都是一样的,并没有多少新鲜。

&ep;&ep;犹记得那年谁说过一句话,忘了某人某姓,青春只是一场泡沫般虚荣的狂欢,将散场的聚会。

&ep;&ep;只是这场聚会的过程里,说话喝酒花费的时间太多太长,导致最后的结果,菜凉了饭也馊了,大家还是不愿离去,坐在桌边耐心的等着宴开。

&ep;&ep;李才清楚的知道,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因为他来的时候,聚会还没有开始,最后更没有等到开席。他只是端了半个茶杯,在窗子口站了那么一会儿就走了。为什么是半个茶杯呢,因为他举起杯子举到嘴边时候才发现那杯子破了个缺口。里面也根本就没茶,连水都没有。

&ep;&ep;事实就是这样,所以当那句话被说出来听到的时候,立即就被李才在心里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狠狠的扒皮般的反对了一遍。之后接二连三连二接三,估计是体无完肤一无是处了。不过难得的,这次没有任何人听见他说出任何反对的话来。

&ep;&ep;据说李才曾经反对过很多人,而且都是当人家话一出口,他就当着面,立马让人下不得台来。

&ep;&ep;且不管他有什么特殊的魅力,不过好像这是真的。

&ep;&ep;比如有一次他的小学校长在全校同学面前讲话,豪情壮志的说了句“你们就是早晨初升的太阳,是明天的希望”,结果这句话前半截刚说出来,后半截才刚开始往外蹦,就听见下面一个长亮的回音:“今天怎么太阳都落山了?”

&ep;&ep;那校长并没有觉得李才这句话很幽默很好笑,更不是冷笑话,可是下面的人哄的一阵乱笑。憋得那校长脸实在难受了,最后全副武装跟工兵排雷似的将李才给胜利的挖了出来。

&ep;&ep;自这之后,于是许多人就知道了李才喜欢跟人唱反调,说得好听点叫叛逆,不好听点就是天生反骨。

&ep;&ep;而这话倒也非全然空穴来风,虽然不见得就有铁证如山,但据李才身边的人观察得来,他的确跟许多人对着干过,不过很多时候,都只是言语上的。

&ep;&ep;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说李才唱反调的声音依旧在,而且也还多,却是又多出了一项。大凡认识他的人,都开始叫他木才子。朋友跟朋友介绍,朋友跟朋友的朋友介绍,大老远的就来那么一句,这就是木才子。被叫得越广的时候,后来认识李才的人竟然已经浑然不知道李才姓什么了。都只叫他木才子,大约应该就姓木了。

&ep;&ep;木才子这名字被人叫得最多,也就是木才子最出名的时候,是在大学。这原因可能是木才子的大学同学最多。

&ep;&ep;由于他的大学同学特别的多,所以他在这时候最出名。可能这原因不单是人多,也或者还有一个原因,有天他突然写了首诗。

&ep;&ep;为什么还活着,你问

&ep;&ep;见过许多别的人和事物

&ep;&ep;诸如石头和野花

&ep;&ep;在风中摇头,从早到晚不语

&ep;&ep;这世界会教给人真理

&ep;&ep;你独一无二和他们不同

&ep;&ep;心已盛开,便不怕凋落

&ep;&ep;身体从来就无关紧要

&ep;&ep;这几句话刚出来的时候,根本没人知道那是诗。这其实也根本不成诗,没有起承转合,也没有个可供解读的意象之类,完全就是嚼着舌头胡说话乱断句。唯一两句听上去顺耳的话,却是哲学家的腔调。

&ep;&ep;可这几句话到底算不算是诗,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当然木才子更没说。只是有人说话了,并且还真的就此被许多人认定成了诗。原因呢,有天突然有位警察大叔亲自找上门来,见面就开门见山地问木才子,你写了首诗吧?

&ep;&ep;木才子想了半天,暗道应该不会出名了吧?要是的话,那这出名也太快了一点。可是他都没有发表啊,也还没有做好出名的心理准备呢。不过出名毕竟是好事。只是名气这玩意儿太过害人。所以木才子想都没想人家警察大叔找上门来为了什么事究竟什么意图,点头就答应了。

&ep;&ep;警察大叔说,你的诗读死了人。

&ep;&ep;木才子立即回了句,我没有在诗里下毒啊。

&ep;&ep;据传是这样的,两天前学校有位仁兄不小心自杀了,临终遗言没有别的,就是那首诗里的最后两句,并且不巧的是,那两句是用血写成的。

&ep;&ep;按照现在流行的通用的刑事推理逻辑,死者最后诀别的留言标记肯定都指向最终杀人凶手。

&ep;&ep;这是无数的电视剧电影,耗费无数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动无数观众大脑,终于拨开重重迷雾,才辛苦建立起来的真理。这点我们都知道,很显然那警察大叔也知道。

&ep;&ep;可惜那位警察大叔空知道这一真理就是不太会用,除了定义了木才子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