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且说元朝时候,高丽王族与元帝关系十分密切,高丽国王进贡王室贵族的女儿给元帝为妃,元帝也把皇族的公主下嫁给高丽国王为后。作为陪嫁的高丽人因此就在大都城里住了下来,仗着皇室的宠爱,贩售冷面,后来更声称面条这种食物是高丽人发明的,六九城里广而告之。这就引来了山西削面、陕西臊子面、湖北热干面、河南烩面等种种饮食行会的不满。这些地方又大多是民风剽悍之处,几个头头曾经纠集人手去冷面店寻衅滋事,可开打以后才知道原来高丽算是色目人,受到朝廷的庇护。遭了蒙古兵几番镇压之后,大家只能偷偷下手,在德胜门外四道口这种高丽人聚集的地方瞅不冷子砸块黑砖什么的。直到洪武爷建立大明朝,元帝北蹿,高丽人也一度失势,这才着实消停了一段时间。

&ep;&ep;可后来谁料想,高丽大将李成桂谋朝篡位,改国号为朝鲜,向大明朝称臣,受到洪武爷、建文帝和当今永乐天子的表彰——永乐爷好几个妃子就是从朝鲜送过来的。于是这些高丽人改名叫朝鲜人,重新又抖了起来,械斗再开。两拨人打打停停,生意都受到很大影响,后来双方行内的长者想出了这么一个蹴鞠的办法,约定每四年就举办一场蹴鞠比赛,五局三胜,输家要给赢家打四年招牌。

&ep;&ep;捧灯看见边上有好事之徒立下了盘口,就也打算掏几文铜钱出来下注,结果被刘鉴一暴栗打在后脑上,这才怏怏地把钱又收了回去。

&ep;&ep;刘鉴对蹴鞠没兴趣,只想去骰子饼店里吃饭,可是捧灯连说:“就快完了,就快完了。”赖着不肯走,他也就只好站定了脚跟围观。蹴鞠这种竞赛,本是中华的古老运动,分成两方,每方各有五人上场,以将皮球踢进对方高杆洞内算得分,三柱香的时间,分多者为胜。刘鉴看那第三柱香都快到头了,心说那就略站一站也无妨。

&ep;&ep;场上比赛非常激烈,朝鲜人的动作诡异无比,皮球仿佛沾在脚尖上一样,进攻极其犀利。相比之下,汉人的招数却朴实无华,只是不断把卖弄技巧的朝鲜人皮球抢下,三传两递就到了高杆前面。可惜得很,虽然攻势猛烈,但每每踢不进去,转瞬之间就被朝鲜人连赢了三球。

&ep;&ep;刘鉴听旁边一位老者慨叹说:“这都十六年了,就是赢不了他们。恐高症呀,真没办法!”刘鉴笑着问:“什么恐高症,您是说恐高丽人是种病症?”老者瞥他一眼:“不是恐高丽棒子,是恐这高处的球门洞,临门一脚臭不可闻!再过些年,恐怕高丽人会说连这蹴鞠也是他们发明的了……”

&ep;&ep;刘鉴看汉人队中有条大汉,招数精湛,动作灵活,本方十个球里面倒有九个是他进的,这人面生得很,不象是卖面食的。可惜此人虽然英勇,他的队友太不成器,最终朝鲜队还是以大比分赢了中国队。看客们骂骂咧咧,连喝倒彩,全都满脸沮丧地转身离去。

&ep;&ep;刘鉴还在人群里看到了安东尼老板,原来他也是蹴鞠的爱好者。刘鉴和捧灯走过去打招呼,安老板一边把他们往自己饭铺里让,一边嘟哝说:“太臭了,太臭了。赶明儿个我也组个球队和朝鲜人踢。”

&ep;&ep;捧灯笑着问:“你组个球队,起什么响亮的名字?”

&ep;&ep;安老板想也不想,回答说:“就叫‘曼莲’,怎样?”

&ep;&ep;捧灯没听清楚,追问道:“为啥叫‘曼联’?”

&ep;&ep;安老板听捧灯一问,神情突然一转,竟然变得有点腼腆:“嘿嘿,其实我下个月就要拜天地了,新娘是说的隔壁包子铺老板的独生闺女儿,小名叫曼莲……就让高亮当队长,他球踢得最好。”

&ep;&ep;捧灯听了,连声恭喜。刘鉴心思却不在这事儿上面,他只是若有所思地问安老板:“你是说刚才中国队那个踢得漂亮的高个子,他叫高亮?”

&ep;&ep;“对呀。是个瓦匠,他们请来的外援。”

&ep;&ep;等两人从小街回来,捧灯一路偷吃安老板给刘鉴打包的披萨饼,还没到柏林寺,已经脸皮发涨,胃酸想吐了。他还问:“尊、嗝、主,您、嗝、为啥盯上了那个高、嗝、高亮?他身上可有什么、嗝、蹊跷么?”

&ep;&ep;刘鉴斥责道:“你还是个孩子,哪儿吃得惯这个,那么贪嘴,怎么不噎死你?鞑子吃奶,便好象你我吃菜一样,是顿顿不可少的,鞑子主了中原,江北人也很多习惯吃奶,你自小儿跟我去了京城,算得上半个江南人,吃多了奶肯定会胃疼头昏。我嘱咐你几次了?记吃不记打的东西!”

&ep;&ep;捧灯苦着脸,喏喏连声,到了没能套出主人的话来。一夜无话,第二天刘鉴一早就出门去马将军胡同新建的府学衙门办事,完了又绕到顺天府文庙去逛了一圈,直到晚饭后才回柏林寺。庙里和尚奉上茶,掌起灯来,捧灯这才得着机会问:“尊……爷您怎么不去救那老书吏?”

&ep;&ep;“莫急,”刘鉴就灯下摊开张宣纸,正要提笔记些什么,随口回答,“七月之内,他不出门,就没祸事。等过了七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