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死丫头,前面那张桌子快点收拾出来,人都没地儿坐了,眼里一点活儿也没有,不知道你眉毛下面的那俩窟窿眼有什么用。”

&ep;&ep;程十鸢的眼底翻起一抹冷意,匆匆从包子铺前走过。

&ep;&ep;到了中药铺没多久,中药材的老板就来了,这药材店的老板认识程襄,在品质方面没有克扣他们,送来的药材品质都比市面上的好一些。

&ep;&ep;但现在的药材再好,大多也都是人工培育的,生长周期大大缩短,再加上肥料农药的关系,也远远比不上程十鸢那个年代的药材药性好。

&ep;&ep;在清点这些药材的时候,程十鸢的情绪一直不大好。

&ep;&ep;程襄知道她是寒了心,在她那个年代,中医还是主流医学,药材货真价实,百姓也尊重相信中医。

&ep;&ep;如今看到中医这般没落,她难免会寒心。

&ep;&ep;程襄帮着把药材整理好,转眼就到了午饭时间,他向中药柜那边的程十鸢喊了一声,

&ep;&ep;“老祖宗,午饭时间了,我们先吃点东西。”

&ep;&ep;程十鸢把一把灸甘草装进柜子里,嘴里应着,“收拾完这几味中药就过去。”

&ep;&ep;俩人正说着话,就见门外进来一个人。

&ep;&ep;来人是个中年男子,四十来岁的年纪,身形消瘦,微微有些佝偻,看面相感觉人很老实。

&ep;&ep;“您好,请问这是新开的中药铺子吗?”男人站在门边咋问。

&ep;&ep;程十鸢直起身,

&ep;&ep;“是,你哪儿不好?”

&ep;&ep;说话间,男人不自觉地揉了揉鼻尖,答道,

&ep;&ep;“我就是上个月去山里走亲戚,可能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太冷着了凉,回来就感冒了,吃了西药后感冒症状逐渐消失,但最近总觉得鼻子里面痒,想打喷嚏又打不出来,还成天流鼻涕,再去医院也没检查出有什么毛病。我就在对面卖包子,这又是流鼻涕又是打喷嚏的,让客人见着了觉得不卫生。”

&ep;&ep;听到男人说自己是在对面卖包子的,程襄就朝程十鸢挤眉弄眼。

&ep;&ep;“你干嘛?眼睛痒?”程十鸢问。

&ep;&ep;男人还以为程十鸢是问他,赶紧回道,“眼睛也痒,总想揉。”

&ep;&ep;程十鸢冲他点点头,“你先坐。”

&ep;&ep;程襄也懒得掩饰了,直接提醒程十鸢,

&ep;&ep;“这位大哥是闻姐的老公,就是昨天来找你看病的那位。”

&ep;&ep;程襄的意思是,闻姐那么难缠,她老公估计也不是什么善茬,想让程十鸢不要搭理他。

&ep;&ep;可程十鸢是个大夫,医者仁心,病人都找上门来了,岂有病还没看,就把人撵出去的道理。

&ep;&ep;程十鸢给男人把了脉,

&ep;&ep;“脉沉,是着凉了,我看看舌苔。”

&ep;&ep;男人伸出舌苔。

&ep;&ep;程十鸢道,

&ep;&ep;“舌苔白滑,就是肺冻住了。夜间寒气重,卫气不足,寒气通过肌肤入体,不算什么大毛病,你把诊费结一下,我给你开点中药。”

&ep;&ep;“好的大夫,多少钱?”男人忙问。

&ep;&ep;程十鸢不知道从哪里拿出来一把小算盘,在算盘上加加减减,报了个数,

&ep;&ep;“一百四十三。”

&ep;&ep;这个年代看病花一百四十三块那确实也算不上贵,男人赶紧扫二维码把钱给付了。

&ep;&ep;程十鸢起身走到中药柜那边,这时候中药柜上的还没有编号也没写药材名称,但她从几百个中药柜中准确地找到其中一个。

&ep;&ep;打开后,从里面拿出一块生姜,用牛皮纸袋装好递给男人。

&ep;&ep;中年男子接过那块生姜,懵了,一百四十三看病不贵,

&ep;&ep;但一百四十三买一块生姜那就过分了啊。

&ep;&ep;程十鸢面不改色地叮嘱,

&ep;&ep;“生姜去皮,切片煮水喝,早上喝一次,过了中午就不能喝了,连喝三天。我这边现在还没有准备好医嘱单据,你就自己记着。”

&ep;&ep;看到程十鸢一脸理所应当,男人抹了抹脑门上的汗,怀疑这中药店的生姜是不是它就应该卖一百多?

&ep;&ep;想了又想,最终还是鼓起勇气问,

&ep;&ep;“大夫,这一块姜就卖一百四啊?我觉得它是不是有点贵?”

&ep;&ep;“哦,那倒不是。”

&ep;&ep;程十鸢解释道,

&ep;&ep;“生姜三块钱,剩下的一百四,有七十是你的诊费,另外七十是你太太昨天在我这边看病逃单的诊费,你们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