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宿谊话音落下,诸位大臣眼中都露出不信的神色。

&ep;&ep;宿道长一看就是仙风道骨有大毅力之人,年纪轻轻都有如此道行(宿谊:道行在哪里……忽悠算?),哪会因为荣华富贵就进京接受供奉。

&ep;&ep;姓顾的大臣还想说什么,皇帝却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皇后更是神色似乎有些悲伤有些痛苦。

&ep;&ep;宿谊:?????

&ep;&ep;总觉得有什么不好的预感。

&ep;&ep;第4章

&ep;&ep;“请道长看看我儿。”皇后忍不住了,悲戚道。

&ep;&ep;宿谊眨眨眼睛。咦,不是给太子祈福吗?怎么祈福之前还要去看看?难道太子有什么问题?

&ep;&ep;等等,如果这不是平常祈福,而是因为太子有什么问题才病急乱投医让僧道来看,那自己装这么大的逼岂不是要糟?

&ep;&ep;宿谊脑袋中嗡嗡直想,刚才不好的预感似乎马上就要应验。然而他现在却只能微笑微笑再微笑,端出一副“万事皆在我预料之中”的样子:“贫道正是为此事而来的。”

&ep;&ep;哎哟妈呀,可千万别是什么大病啊。他进京的时候,听说太子好好的,前不久还出来跟着皇帝晃悠了一圈,不像是有事的样子啊。

&ep;&ep;皇帝听后,也露出激动神色,不管那姓顾的大臣激烈的反对,当即决定直接带宿谊去看太子,其余僧道入宫的时间直接无限期延后。

&ep;&ep;看来是要等宿谊搞不定再看其他人。

&ep;&ep;宿谊觉得这架势有点大啊,不会真的出问题吧。

&ep;&ep;宿谊强装镇定道:“谢陛下和娘娘信任,让贫道觐见太子。但贫道并非看太子一眼就能解决问题,希望陛下和娘娘不要焦急。”

&ep;&ep;别抱太大希望啊,千万别啊,我这是要掉脑袋的节奏啊。

&ep;&ep;宿谊内心的小人已经在用脑袋撞墙了。

&ep;&ep;“朕省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道长不必顾虑。无论好否,朕不会怪罪道长。”皇帝阅人无数,自然一眼就看出宿谊的忧郁,十分好说话的给了个承诺。

&ep;&ep;哎哟喂!真的是好人啊!陛下我祝你成为千古明君!万世传颂!

&ep;&ep;宿谊心里稍稍安定些了。皇帝金口玉言一言九鼎,既然已经说了没事,那自己先去看看再说吧。

&ep;&ep;皇帝皇后都这么说了,大臣们都只得认了。

&ep;&ep;但这些大臣们心中很是疑惑。之前僧道表现不错的也有,帝后二人似乎都不为所动。虽然现在这位小道长一看就是能耐人,但毕竟年龄在那,帝后直接就让宿道长去见太子,好似前面都只是走了个过场似的,让人十分奇怪。

&ep;&ep;难道说,帝后早已经得知宿道长是能人异士,之前不过真的走个过场?但帝后也不必如此麻烦啊,直接单独召见宿道长入京就成。

&ep;&ep;帝后二人要带宿谊去见太子,这皇家的热闹,普通大臣可不能看。于是那些大臣纷纷退下,在内侍的引领下离开宫殿。

&ep;&ep;出宫之后的,大臣回家立刻召集智囊分析此事,后他们得出一个统一结论。帝后二人这是在守株待兔。宿道长的确是有能耐之人,但就是因为太有能耐了,所以帝后二人不想得罪宿道长和他背后的门派,只能用这种广撒网的方式,对宿道长的门派提出请求。若是宿道长有意前来就算应下此事,若是宿道长无意前来,也不会给其造成麻烦。

&ep;&ep;之所以帝后二人如此慎重,就是因为宿道长刚才所说“道行”一事。真正修行有成之人,贸然掺和进宫廷之事,是会折损道行的。

&ep;&ep;宿道长门派果然了不得。

&ep;&ep;不过宿道长为何会愿意前来,大臣们普遍不相信他真是如自己亲口所言那样为了“荣华富贵”。真为了荣华富贵,就不会说出来了。

&ep;&ep;大概是欠了帝后什么人情,或者说有更高大上的理由吧。

&ep;&ep;大臣们肚子里都是一大堆弯弯肠子,很快就给这次奇怪的为太子祈福活动想出了一大堆理由。

&ep;&ep;现在他们就是等待结果。若是宿谊真的能解决帝后的难题,那么他们的猜测就可以确定是事实了。

&ep;&ep;太子已经那样子五年了,众多名医也束手无策。若宿道长真能治好太子,那肯定是有能耐之人。

&ep;&ep;宿谊虽然心里有感觉异样之处,但他被可能会掉脑袋给吓住了,没多想,只以为帝后二人病急乱投医。

&ep;&ep;还好这群位极人臣的朝中大佬们惯常想的比较多,自个儿圆了。

&ep;&ep;帝后二人似乎真的是很焦急,宿谊还以为自己会第二天再被召进宫,毕竟他故事讲了太久,太阳已经西斜了。结果他直接就被带去太子宫中,半点没有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