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她能听见自己的声音,却不知道陆之昀能不能听得到,她的声音。

&ep;&ep;与此同时,陆之昀也蓦地掀开了眼帘。

&ep;&ep;可他看向的,却不是沈沅,而是她灵牌的方向。

&ep;&ep;沈沅因而渐渐收回了右手。

&ep;&ep;是了,她只是个魂魄,还在阳间的陆之昀自是看不见她的。

&ep;&ep;她看着陆之昀从案前起身,又看着他那高大的背影,一步又一步地走向了她的灵牌。

&ep;&ep;眼眶中蕴着的温热泪水也不知何时,洒了满面。

&ep;&ep;遽然间,她的脚腕似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亦将她往地里猛地拽去。

&ep;&ep;随即,她便受制于这种可怕的力量,遁地下陷。

&ep;&ep;——“姑娘…姑娘,老爷有事唤您去荷香堂,您快醒醒。”

&ep;&ep;听着碧梧熟悉的声音,沈沅终于缓缓睁开了双目。

&ep;&ep;大梦初醒,已是轮回次世。

&ep;&ep;第3章韶园宴

&ep;&ep;“姑娘…您怎么哭了?”

&ep;&ep;碧梧满脸关切地看向了自家的大姑娘。

&ep;&ep;却说沈沅平素的一举一行都尽显大家闺秀的温婉端庄气质,可那张灼若芙蕖的美人面一旦落泪,精致的眉眼间,便会流露几分颦颦又柔弱的余味。

&ep;&ep;可谓纤柔楚楚,我见尤怜。

&ep;&ep;却丝毫都没有矫揉的造作感。

&ep;&ep;沈沅不发一言地接过了碧梧递给她的软帕,随即为自己拭了拭眼泪。

&ep;&ep;少顷的功夫,美人的那双水眸,终于由哀转静。

&ep;&ep;沈沅开口问道:“父亲唤我过去,是为了什么事?”

&ep;&ep;碧梧小心地将沈沅从那拔步床上扶起后,便如实回道:“这个奴婢也不清楚,那荷香堂来的小厮走得也匆忙,奴婢没来得及问。”

&ep;&ep;沈沅听罢淡淡颔首,待碧梧为她简单地整饬了一番衣发后,主仆二人很快便又到抵了荷香堂处。

&ep;&ep;堂外的菡萏池上,静水起涟漪。

&ep;&ep;斑斓的各色锦鲤也在池中欢快地游动着。

&ep;&ep;还未迈过门槛,沈沅便从堂外听见了音量不小的阵阵泣声——

&ep;&ep;“回来就好…渝姐儿你能回来便好,你是不知道你父亲近来有多惦记你,他茶饭不思,人都瘦了一圈啊!”

&ep;&ep;说话的人是沈弘量的继室刘氏,而刘氏的身旁还站着一位年岁不大的少女,她穿着一袭胭色的薄罗褙子,模样很是清秀。

&ep;&ep;这少女是刘氏所出,亦是侯府的嫡次女,名唤沈涵。

&ep;&ep;沈涵注意到了站在堂外,却未进室的长姐沈沅,便用帕子拭了拭未带任何泪水的眼角,又冲她的母亲使了个眼色。

&ep;&ep;沈沅则仍不动声色地看着,堂内那“感人肺腑”的团圆场面。

&ep;&ep;一阵压抑又哀柔的哭声顿又响起——

&ep;&ep;“呜呜…父亲,女儿对不住您…小娘她…她为了护着女儿,在那场匪患中被土匪杀死了,女儿都未来得及给她下葬,便被那群恶匪虏到了山中,幸好一个好心的农户救了我,女儿这才保住了名节,没被人玷污了去……”

&ep;&ep;从沈沅的这个角度,只能看见沈渝哭得一起一伏的纤瘦背脊。

&ep;&ep;却能清楚地看见,沈弘量在看向沈渝时,眼神中充斥地尽是父亲对女儿的疼惜,和慈爱。

&ep;&ep;沈弘量将她从扬州接到京师的缘由,便是以为沈渝和她的小娘都死了。

&ep;&ep;而她从扬州被接到京城后,也与沈弘量见过数面。

&ep;&ep;沈弘量却对她这个没在身旁养大的长女态度淡淡。

&ep;&ep;他看向她的眼神,也似是在看一只蜉蝣。

&ep;&ep;品不出什么厌恶的情绪来,却尽显着不在意。

&ep;&ep;沈弘量宽慰沈渝道:“孩子,你能平安回来便好。为父会为你的小娘立个衣冠冢,还会将她的牌位放在沈家的灵堂,你也放宽心绪罢……”

&ep;&ep;沈渝重重点头,语带泣音地回道:“多谢父亲…还想着我的小娘……”

&ep;&ep;刘氏听罢沈弘量竟是要将一个妾室的牌位放在沈家的灵堂里,面色微微一变。

&ep;&ep;可转念一想,沈渝的小娘唐氏,生前虽然最受沈弘量的宠爱,却是个薄命之人。

&ep;&ep;既然她都已经不在人世了,她也犯不着再同一个死人计较。

&ep;&ep;刘氏也一早便瞥见了站在堂外的沈沅,却装作一副才看见她的模样,小声提醒沈弘量道:“侯爷,大姑娘她也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