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咦?不可能吧!”

&ep;&ep;“哇!然后呢然后呢?”

&ep;&ep;“乖乖!就知道这种人活不长!”

&ep;&ep;则宁:“……”

&ep;&ep;后来道:“边关数年才知晓诗文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多么壮美,这个‘直’字和‘圆’字真是让人觉得又是挺拔又是苍茫,令人唏嘘。”

&ep;&ep;喻则明:“……”

&ep;&ep;还未踏进大殿,就有太监一波又一波地唱礼:“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到——”

&ep;&ep;然后又是呼啦啦跪倒一大片:“殿下千岁!”

&ep;&ep;“免礼。”

&ep;&ep;“谢殿下。”

&ep;&ep;虚礼过后就是毫无意义的寒暄。

&ep;&ep;面对着一群人对着自己“下官听闻……”“殿下果然xxx”“老臣惭愧”等,则宁就连吹牛哔的欲望有没有了。

&ep;&ep;果然不负众望,大臣们还没来得及关照他,就听见拖得长长的音:“陛下驾到——”

&ep;&ep;第16章

&ep;&ep;没人注意到跟在皇帝身后的高石那复杂的表情。

&ep;&ep;两侧百官朝拜,在那个居于宫中数十年见遍尔虞我诈久经风雨的老太监眼睛里,不过是虚影一晃。

&ep;&ep;前头皇帝的身姿不再挺拔,甚至有些伛偻,尤其是最近几年倾近衰颓。高石不禁抬头望向那个接受万人朝拜的尊贵帝王,那一丝不苟的束在冠冕里的发丝在灯光下也掩饰不了灰白。

&ep;&ep;高石的脑子里纷纷杂杂的,但是此时行事依然安稳妥当。

&ep;&ep;他自小入宫,一路跌跌撞撞受了不少委屈,后来阴差阳错被调到当时并不受宠资质又很平凡的四皇子身边。主子待他一般,但对于他来说就是天大的恩宠了,他当时想,如果一直这样,也算求得现世安稳了。

&ep;&ep;结果后来大皇子沉迷诗书文理,为了烟花女子自请贬为庶民,气得先帝呕了一口老血。六皇子沉迷女色,就是一坨扶不上墙的烂泥。二皇子三皇子五皇子拥兵自重,那次持续到凌晨时分的宫变他无缘亲眼看见,但是第二天先帝大发雷霆差点把他们三个活刮了,理智下贬为庶民拘于宗人府永世不得踏出一步。

&ep;&ep;后来那次先帝元气大伤,早早立了当时还是四皇子的皇帝为太子,没几日郁结在心,本来身体就不好的先帝就驾鹤西归。

&ep;&ep;得亏了大誉国力强盛,虽比不得文景时的盛世,但也有万国来朝的盛况。要不然还真不够那些朝臣作的。

&ep;&ep;思及此,高石的一双眼睛不经意的瞥了下方刚刚行礼起身的大皇子一眼。

&ep;&ep;身姿挺拔如松,礼节适好,荣宠不惊,身为皇子不骄不躁,沉稳有礼。

&ep;&ep;蓦地想到来次之前皇帝对他的幽幽叹息。

&ep;&ep;“则宁打小就沉着稳重,心中总有自己的思量,如今这般出息,虽说不是锋芒毕现,但也不似从前韬光养晦。他想做什么,想要什么,自己从小就知道,也不怕朕知道。都说三岁看大,前人之言果然不假。”

&ep;&ep;皇帝有些浑浊的双眼在这时微微清明。

&ep;&ep;“朕对他并非是漠不关心的。朕虽平庸,可不昏庸。驾驭不了群臣,扶持不了国祚,可是非对错轻重缓急可是分得清的。”

&ep;&ep;“朕于龙潜之时遇得德妃,农家少女,似水年华,荆钗布裙难掩绝色,她虽是朕这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儿子朕也乐意去宠,可终究是匡扶不起大誉。”

&ep;&ep;“李庆安那一帮子人,就算不知道他们做了什么混账事,朕也猜的八九不离十,怎么办呢?无怪是朕少年时期的狐朋狗友。现在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力管辖,但是待得朕百年之后,可就……”

&ep;&ep;……

&ep;&ep;高石替皇帝斟一盏酒,恭敬地退下身子。

&ep;&ep;“……朕自践阼以来,无为国所献……今,朕之大子将万士,踏狄营,扬我大誉国威,朕甚欣慰……江、毛、李、唐等将士勇冠三军、攫戾执猛,乃精兵强将也……今朕设宴,京畿犒赏,聊表朕之心意。”

&ep;&ep;“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ep;&ep;笙歌起。

&ep;&ep;则宁手执酒盏,看着场地中舞女起舞。

&ep;&ep;身边坐下一人,悄悄捅了捅则宁,喻则明小声道:“皇兄,我先出去一下。”

&ep;&ep;则宁斜看他一眼,见他面露羞赧,心中诧异,便颔首。又见他眼神儿一飘,则宁会意,朝那个方向看去,就看到一个中年男人端着酒杯一脸笑意地朝自己这个方向走来,跟着他的还有几个大臣。

&ep;&ep;喻则明缩缩脖子就离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