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歌很快便走到了轩辕台,一到轩辕台便有一股古老而苍凉的气息迎面扑来。

如果是老兵一定能感受到这是战场的气息,混着凛冽的杀气和战士铁血,可是楚歌只是个普通大学生,成绩还不咋地,他只能感觉到有一种苍凉的感觉,有那么一点头皮发麻。

对于轩辕台,屈老并没有过多解释,但是能存在这万神之乡上,并且名字如此不凡,向来必定有所不为人知的秘辛。

轩辕台并不是特别大,大概十尺见方,略微高于地面三寸,台面不知道是什么材质,看上去很古朴,上面有雕刻有些印记,可是却非常模糊,很难辨认部,依稀能看到有兽型,再其他就很难辨认出来。

轩辕台上有四个石人,分别位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每个人手按剑柄,剑尖抵地,约莫两米高,只是每个石人磨损都挺厉害,然后再无其他的东西了。

楚歌围绕石人转了两圈,发现并无所得,然后他开始继续向前。跟着楚歌的人,都懒得看,就直接跟着走了,因为不用看都知道啥也没有,光秃秃的四个人和一个台子。

楚歌一路上走一路上沉思,他心中不详的预感越来越强烈,但是说不出所以然,总是感觉非常不好。走到大罗岭的时候,楚歌站了许久,陆续都有人到了,看着楚歌不动便很好奇,再往前便是到了昆仑九门,为何在这里停步不前?

楚歌站了良久,终究还是选择了走过大罗岭,去寻找昆仑九门,然后择一门入内。有人走的很快,都走到了楚歌前面,那是熊雄,他之所以要走快一点,因为只有比楚歌快,才有可能在楚歌前面准备好黑手。楚流年则是默默的跟着楚歌,像是黑暗中的蛇一样,一直盯着猎物,等待最后一刻发动致命一击。

也有人走的非常慢,陈御风就是那个最慢的人,所有人都走了,唯独他还留在轩辕台上。因为他始终觉得轩辕台上有什么东西,是祖辈留给他们的,不然为何在这样的一个地方独独会有一个台子,还有石兵守卫。须知道,石兵守卫历来都是有意义的,就像秦始皇陵兵马俑皆面朝东方,是为了死后在地下镇压六国。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东西让陈御风停下来不走的原因就是轩辕台的轩辕二字。黄帝起源姬水,因此姓姬,名轩辕,所以叫姬轩辕,居住的地方也因此而被称为轩辕之丘,号称轩辕氏。他们作为黄帝一脉,和轩辕二字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轩辕台一定有些与众不同的地方,不然为何屈老根本没必要说出这个地名。

楚歌等一群人走过大罗岭,而熊雄早已经埋伏好了,他相信,只要楚歌走过,他有能打楚歌一个措手不及,如果一不小心掉下悬崖,那只是一场失误,这里又没有长老坐镇,自己就是天。

楚歌心中始终感觉到自己遗漏了什么,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心中渐渐的生起了一种烦躁的感觉。他反复思考屈老的话,一路上有诸多危险,可是他都快走到昆仑九门了,不知道有多安,哪里来的危险呢?可是有一句老话,越安的地方越危险,楚歌想到这里,他觉得自己应该回轩辕台好好看看。

于是楚歌转身往回走,走向轩辕台,出乎意料的是,这一次回去的路并没有消失,一直存在着。楚歌这一回头,立刻打乱了熊雄的部署,他恨恨的看着楚歌回头却无可奈何,鞭长莫及,只能作罢。

楚歌一路回走,发现楚映年和孙依蓉在大罗岭前停滞不前,然后在轩辕台看见了陈御风在围绕轩辕台在踱步,脚下好像走的挺有规律的。然后楚歌就发现了张荣,张荣跟着自己返回来,张荣的确是因为好奇心强烈,楚歌张嘴便问道:“你回来做什么?”

张荣小嘴一撅,气呼呼道:“这路又不是你家的,本姑娘想走便走。”

楚歌懒得和张荣计较,可是张荣看到楚歌的神情就很不舒服,心里在诅咒楚歌一万遍。

楚歌也开始学陈御风踱步,张荣看着这两个人,就像看傻子一样,但是她不觉得累。

陈御风看楚歌学自己走路,便好奇问道:“楚少主这是在做什么?”

楚歌随口答道:“我随便走走,你不用管我,你走你的就好了。”

楚歌的话极其敷衍而且又没有礼貌,陈御风如果脾气差一点恐怕就要和楚歌动手理论,但是他还是强忍着了,楚歌是在瞎走,但是他陈御风可不是瞎走,他走的步子可大有名堂。陈御风走的步子一半是太极飞仙步,一半是风随形动步法。太极飞仙步是陈氏子弟每天必做的功课,而风随形动步法这是陈家绝不外传的秘技,非核心弟子不能学,属于高级步法。

不一会,楚映年和孙依蓉也返回到轩辕台上来了,这一下子就热闹了。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但是都没有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看样子都是拒绝合作的,抱着老子都不稀罕你的情报。

场面尴尬了许久,楚歌动手打破了局面,他直接走到一个石人面前,这敲敲那敲敲,发现是实心的,并不像自己考核的时候有空心。敲完石人,楚歌便去掰石剑,这个举动让其他的人吓一跳,如果是十二长老在这里,也绝对会觉得自己瞎了眼的。轩辕台是为了让他们在上面去感受一下几千年前的那种肃杀,对于磨炼本心有着绝大好处,可是这群小子就是发现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