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飞去收购站,想看看那里是不是有旧电器。

再就是,收购站站长段明成会改装三轮车。

他自己就有一辆加装了汽油发动机的三轮板车。

省劲还跑得快。

当然再过二十年,改装是不允许的。

现在,没人管。

------

汪博不让易飞装车。

易飞没有坚持。

装车好几个人呢,他过去也插不上手。

大家都在忙,他便向大院堆放废品的大棚走去。

大棚被分成几个空间,不同的废品堆放在不同的空间。

最边上堆放的是自行车,都破的惨不容睹。

不奇怪,这年月,但凡还能转的自行车都没人当废品卖。

这些自行车没啥翻新的价值,只能当废铁卖。

易飞也不擅长这个,工作量大,利润也不太高。

想要利润高,就得和大街上随便推自行车的人有联系。

再旁边就是堆放旧电器的地方。

都是些收音机、单放机、黑白电视啥的。

易飞想要的就是这玩意。

可堆在这里的太旧了,烂的不像话,外壳都没有一个完整的。

易飞对维修七八十年代的电器并不陌生。

他回来的最后几年,新电器都便宜的不象话,二手电器不那么赚钱了,就收这些老电器。

修好后挂在网上,卖的不是电器,是情怀。

相当的赚钱。

堆在这里的旧电器明显没有翻修的价值,最多拆了用一些零件。

这个也很重要,有些零件现在真的不好买。

看来在收购站收一些可以翻新的电器不现实,还得走街串巷的收。

很多人家电器坏了,轻易也不卖,摆在家里仍能充门面。

最大的一堆废品是破书旧报纸之类。

有时候,这些旧书里面能淘到好宝贝。

特别是前几年。

当年被没收的很多东西还给主人以后,都被当废品卖到收购站。

当然,能不能找到好东西,主要看运气。

易飞认为自己运气不错。

运气差,能从几十年后跑回来?

返老还童谁不想?

闲着也是闲着,他刚始在那堆废旧书报里翻拣起来。

他的运气果然不错,废书里果然有好东西,光《三国演义》就找到了三个不同版本的。

还有好几套小人书。

有一捆看着像民国或晚清印的书,有一二十本,扎在一起。

三十年后,这些书每本也能值个上千块钱。

指望这个发财肯定不太现实。

但收藏起来也不错。

显得有文化。

周书文就喜欢收藏小人书,她家里有一间房摆了几个大书架,全是小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