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

户部尚书梁楚与大明海军总署戚景通回朝。

朱厚照看着满朝文武,文武百官竟然没有一个人敢抬头,禄王朱文成被诛,正德皇帝表现出相当的杀伐果断之举,即便是对于皇族而言,也丝毫不手软。

不过,满朝文武都以为这禄王是咎由自取的,做一个藩王,整日里悠闲自在不好吗?为何要做个反王?

你能挑衅当今皇帝的极限吗?你真还以为自己有朱棣的本事?

也不想想,当今是什么时代,过去燕王是什么朝代?

“诸位爱卿,禄王造反事件现在已经全部平息,朕决定经此次进剿的王守仁调任至兵部,诸位认为如何?”

“陛下英明,王巡抚此次平叛全赖他个人的智慧,理应将他调任朝中任职!”梁楚上前奏报道。

可是,他刚说完,就见工部李随德也上前奏报道:“回陛下,王守仁虽然是有非常卓越的才能,但是他身后依然仰仗着我大明的火炮,而这些都是陛下苦心经营的结果。”

“因此,臣以为,此次平叛,首功应该在陛下这边。”

朱厚照听后满意的点点头,这工部的老李,说话就是让人喜欢。

“李爱卿说的有道理,但是朕身为天子,也不能居功自傲,朕决定就将这平乱的首功记给王守仁吧!”

“陛下圣明!”

群臣拱手一起喊道。

这是朝廷对有功之人的一次嘉奖,后来很多文臣武将都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直到拼死最后的力量。

养心殿内。

朱厚照单独召见了王守仁。

“王爱卿,你跟朕说说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吧!”朱厚照平静的说道。

“启奏陛下,臣此次前往平叛,共剿灭乱贼三万余人,其余一万多人全部投降,缴获虎蹲炮一百六十余门,大小战舰三十余艘。”

“在禄王府里,还搜出白银五百万两,玉器,绸缎字画等不计其数。”

“哼!”

朱厚照冷哼一声,吓得王守仁马上闭上了嘴巴。

朱厚照怒声呵斥道:“区区一个禄王,紧紧有喜峰口一处封地就能贪墨五百两白银,还能组件大明海军,火炮!”

“陛下,削藩一事,刻不容缓。”

“朕也是这样认为的。”

朱厚照面色稍微缓和了一下,继续说道:“至于涉世的兵卒,该如何处置?”

王守仁迟疑了一下道:“回陛下,但凡有人拿起兵器抵抗者,臣已经全部命士兵逮捕。”

“臣以为...”王守仁说了一半,抬眼看着朱厚照。

“王爱卿但说无妨,朕不会怪罪你。”

“谢陛下!”

“臣以为,主要参与此次造反事件的人,全部诛杀,但是有些士兵,只是慑于藩王的压力,他们大多数人还是不愿意造反的,臣建议将他们发配边疆,永不录用,以显陛下宽容之心。”王守仁低声说道。

朱厚照并未直接回答王守仁的回话,而是低头思索了起来。

偌大的养心殿显得极为安静下来,王守仁仿佛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

顿了一会儿,朱厚照开口说道:“嗯,王卿家说的不错,朕决定向父皇一样,做个宽厚仁慈的君王,你说的事,朕准奏!”

王守仁起身,拱手对朱厚照抱拳说道:“陛下若像先皇一样,做个宽厚仁慈的明君,真是我大明的福气!”

“对了,你这一次平叛对我大明江山社稷有大功劳,刚才才朝堂之上朕不好说,现在朕要赏赐你一个丹书铁劵,以示朕对你王家的奖赏!”

王守仁赶紧跪下,对朱厚照磕头称谢。

这丹书铁劵只有在开国功臣之中有过,一般都是赏赐给有大功劳的臣子,像是这种在日后立了大功的,也只有赏赐封地或者爵位。

但是这次,却是整个明朝历史上唯一一次有过的,在正德年间对有大功的臣子所赏赐的。

之前能享受此等殊荣的,也只有于谦一人,但是当时于谦时运不济,最终也没有落下一个好结果。

“平身吧!”

“谢陛下,臣还有一事向陛下上报,此次平叛,多亏了吉安太守出兵平叛,才可以确保此次平叛胜利进展。”

“还请陛下对吉安太守伍文定能论功行赏!”

“伍文定?”朱厚照轻轻说了一声,朝着坐在边里的那个身材魁梧的大汉看去。

但是,此时听到这话的伍文定嗓子都已经激动的提到嗓子眼上了。

他压根就没有想到自己也是侥幸出兵,而且还是抱着去玩的心态,不成想最后成了平叛的大英雄。

他慌忙从椅子上站起来,赶紧爬到朱厚照脚下磕头。

“嗯,就封吉安太守王文定为江西按察使正三品,赏京城宅邸一座,白银千两,婢女十个...”

“臣叩谢龙恩!”

伍文定接连磕了几个头后,知趣的退出养心殿,王守仁也跟着退出了养心殿。

一炷香之后。

内阁首辅李东阳,次辅谢迁赶了进来。

天子急忙召见,也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两人行完大礼后,端坐在刚才王守仁跟伍文定坐过的锦墩上。

而此时坐在龙椅上的朱厚照也正在翻阅着奏折,但是他的脸色显然看上去比之前难看多了。

“将册子拿给两位阁老看一下吧!”朱厚照令小芳子拿过册子,恭敬的递到李东阳的手中。

当他们看清册子上的目录时,脸上露出了诧异的神色,

这两本册子不是别的,完全是禄王贪墨的银两,还有就是与朝中官员往来的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