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灯火通明,萧山在研究着案情,从报案到现在每一个环节,每个小细节,他都在回忆着,是否遗漏了什么呢?

桌上烟灰缸放满了烟蒂,夜已很深,周小小到底是谁杀的呢?萧山在苦思冥想着,豁然他看到周小小从小被寄养在姥姥家,上学的时候才把户口迁过来时,他的脸上不由的露出了一丝笑意,立刻拿起了电话。

刑侦大队的会议室里,气氛紧张的要命,萧山在分析着这个案子。他大胆提出了一个新的破案思路,“非血缘”概念。

根据DNA比对没有符合现场血迹的DNA,我们采集的血液只是成年人的,可是十几岁的男孩并没有采集。我们是按照户籍上体现的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进行血液采集,采集了父亲就不要采集孩子的,如果有抱养、收养、入赘等,父子和母子之间就没了血缘关系,我们是不是遗漏了这点。如果是“非血缘”关系的嫌疑人作案,那么我们必须要查清楚。

有了新的侦查方向,办案人员立刻对桃花镇及周边村镇“非血缘”人员进行调查走访、采血等工作。

“成功了。”当小赵拿着鉴定报告冲进萧山办公室的时候,萧山已等的不耐烦了。

“是谁?”萧山问。

“叫李材,他的血迹DNA与卫生纸上的相同。”小赵把报告拿到了萧山的面前。

“不过,他才十五岁。”

“先带回审讯。”萧山说。

审讯室里看着李材,让在场的人全都大吃一惊,他瘦小的个子,胆怯的眼神,谁也不会把凶杀案和他联系在一起。

面对刑警们,李材很快交待了所有的犯罪事实。

为了钱而杀人

那天晚上,李材因为没钱上网而烦燥不安,不喜欢学习的他在网上得到不少刺激和快乐,可是他没有钱,父母很少给他零花钱,平时都是他省下自己的早饭钱去上网。他也不敢伸手向家里要钱,更不敢让家里人知道他经常半夜不回家就去上网了。可是没有钱怎么去上网呢?他在想着怎么可以弄到钱。

百无聊赖的他一人走在桃花村的路上,在经过青松加油站的时候他不禁脑子灵光一闪。他经常看加油站有好多人加油,而且还听说加次油很贵,而每晚只有一人在加油站值班。加油站里肯定有钱,要不进去看看。

李材有了这个念头之后,在加油站外面徘徊了好久,确定里面的人已经睡下了,便从围墙外面翻进了加油站的院内。他蹑手蹑脚的进入了周小小睡的屋中,正巧周小小去了厕所,李材就在黑暗中摸索,想翻点钱出来,可能是太慌张了,他不知道碰到了什么东西发出了声响,周小小听到动静忙从厕所出来进屋查看,当她看到有个人影在翻东西时,第一反应就是招了贼了,她便大声呵问,“你是干什么的?”然后大呼抓小偷。李材见有人发现了她,心里极其害怕,他怕被别人发现,并怕被抓到送进派出所,更怕他家里人知道。

李材的父母是他的养父母,这让李材觉的他和养父母之间有了很深的隔阂,他觉的养父母对他并不亲,平时对他管教很严格,只是让他好好学习,不准做丢人的事情,很少关心和照顾他,如果被父母知道了他偷东西,一定会被打死的。

李材就想赶紧逃走,可是周小小却抓住他不放,两人就拉扯起来。见周小小拽着他不松手,他又怕会有人听见,情急之下他摸起身边的铁棍和啤酒瓶向周小小头上猛砸下去,一下,两下……周小小松开了她的手,慢慢的倒在地上,血流了出来,越流越多。李材看着倒下去的周小小,惊慌失措的逃离了现场。

回到家以后,李材很害怕,钱没偷到,他却打了人,他也不知道周小小是不是被他打死了。他又折回去想看看周小小到底死了么,可是走到加油站后面的草地时,他胆怯了,他不敢回去,这时他觉的鼻子有些发痒,用力一擤鼻子出血了,他忙掏出卫生纸擦了下,就窝成一团仍在了地上。

直到第二天警方来现场勘察,他才知道周小小已经死了,他知道闯了大祸,又不敢对别人说,想跑又不知道能跑到哪去。

警方来采集血液,采的都是成年人,当时李材就抱着一种侥幸心理,他还是个孩子,而他又不是父亲亲生的,不会有人怀疑到他头上的,也许他能混过去。没想到,很快警方又扩大了采集的范围,他没能混过去,而是被抓住了。

案子了结了,桃花镇恢复了平静,可是萧山的心里却不轻松,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就这样毁了,他毁了自己也毁了别人,是什么让他能这样轻而易举的杀人呢?萧山不由得沉思起来。面对李材那无助而悔恨的眼神,萧山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一切已经无法挽回,由于李材一时的邪念却让一个年轻妈妈的生命消失,她的孩子再也享受不到母爱,虽然李材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但他将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和道德的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