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表现了柳词铺叙展衍、层次分明而又曲折婉转的特色,叙事、写景、抒情三者自然融合。先写月落天晓,作者(即西征客)为离情所苦,再写翠娥开门送他到岔路口,两人默默无言,垂泪而别,使他不忍回顾。下片写船行如飞,想到行前匆匆,尚未真正领略别恨;如今独坐静思,方觉千言万语,无人可诉,深深体会到离别之苦。回头远望,爱人居住的城市已消失不见,唯有江天茫茫,烟树两三,这时作者怀人的心情,也就可以想见了。

凤栖梧(即蝶恋花)

伫倚危楼1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2。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3。对酒当歌4,强乐5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6。为伊消得7人憔悴。

注释

1危楼:高楼。

2黯黯:迷濛不明。两句说极目远望,天边迷濛一片,春愁也随之而生。

3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这句是说打算痛饮一番,来发泄自已的满腹牢愁。

4对酒当歌: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5强(qiǎng抢):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6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7消得:使得。

简说

这是一首怀人的词。为了自己所思念的人,即使身体不断消瘦下去也不反悔。贺裳《皱水轩词筌》指出韦庄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思帝乡》)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本词末二句语意亦是从韦词中来,不过语气较为和婉。王国维《人间词话》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第二境,是说这首词形象地概括了这种锲而不舍的执着态度。

夜半乐

冻云黯淡天气1,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3。怒涛渐息,樵风3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4。望中酒旆5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6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到此因念,绣阁7轻抛,浪萍难驻8。叹后约丁宁竟何据9。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里长天暮10。

注释

1这句说天气寒冷晦暗,灰云凝结不开。

2越溪:春秋时越国美女浣纱的若耶溪(今浙江绍兴市南)。这里是泛指。两句说乘船经过千山万壑,来到溪流尽头的江上。

3樵风:山林中刮起的风。

4画鹢;鸟名,形状象鹭而大。古时在船头上画鹢鸟的头使江神惧怕,后人就把船称为画鹢。翩(piān篇):船行轻疾貌。南浦:泛指水边。句说作者所乘的船很轻快地驶过南浦。

5洒旆(pèi配):酒旗,平时挂在酒店之外。

6鸣榔(láng郎):渔夫捉鱼时用长木条(榔)四面敲船,使鱼吃惊而围在一起,这样便易于捕捉。

7绣阁:指女子的住房。

8浪萍:随着波浪飘转的浮萍。这句说作者在外流浪,象浮萍一样不易定居。

9丁宁:即叮咛,一再嘱咐。这句是叹息分别时一再约定的后会之期究竟还有什么根据(指作者不能如期践约)。

10神京:指汴京。断鸿:孤鸿。相传鸿雁能传书信,见《汉书·李广苏建传》。两句说作者含泪遥望悠远的京师大道,只见长空日暮,远处传来孤鸿的叫声,心中为岁末不归、音问断绝而感到十分难过。

简说

这是一首一百四十四字的长调。作者使用了大开大阖之笔,充分表现出这一体制的特点。第一片概括地叙述他乘舟南下时的经历。第二片摘取途中一个场面,描绘了秋日傍晚的江南渔村,其中有鸣榔归去的渔夫,也有含羞笑语的浣纱女。第三片写离乡去国(指京师),归期难定,作者萍踪难驻的惆怅心情,也就跃然纸上。

望海潮

东南形胜1,三吴2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3,参差十万人家4。云树绕堤沙5。怒涛卷霜雪6,天堑无涯7。市列珠玑6,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迭清嘉9。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10,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注释

1形胜:形势冲要的地点。

2三吴:指吴兴郡、吴郡、会稽郡。见《水经注·浙水》。钱塘旧属吴郡。关于三吴,历来说法不一,大约不出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地区。三,原作“江”。

3风帘翠幕:阻风的竹帘和绿色的帷幕。

4参(cēn)差(ci疵):这里形容依山建造的房屋,高低不齐。《西湖老人繁胜录》:“回头看城内山上,人家层层迭迭,观宇楼台参差如花落仙宫。”

5这句说绕着沙石江堤耸立着行行高树。

6霜雪:指雪白的浪花。

7堑(qiàn欠):濠沟。天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