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然崔珲提前派人和大楚将军‘和谈’,表示你打下来的地盘就是你的,但这兴谷国主城我们占了,绝不会让。

&ep;&ep;双方进行‘友好磋商’,最终崔珲表示,愿意和大楚成友邦,永世交好,并献上了一系列奇珍异宝。

&ep;&ep;大部分都是从兴谷国库中出的,剩下的是建南国库来的。

&ep;&ep;大楚的西南将军见此,表示要上奏朝廷,等到指示,不过在此期间,到真没有打攻城战。

&ep;&ep;趁此机会,崔珲在魏斌的指挥下,火速稳定了兴谷城局面,至于那投诚的将军,被安排去攻打越西了。

&ep;&ep;这次是从朱提境内往西,等翻过山脉,和另外一支建南军合围越西。

&ep;&ep;那支进攻越西的建南军,打不进越西城,还逼得高家魏家赵家联合对抗他,想回建南国又回不去,在寒冷的冬日,天天有士兵冻死,一时间士气低迷,溃败之势尽显。

&ep;&ep;听说另外一支建南军来帮他们了,大喜,打起精神来猛攻。

&ep;&ep;而这边也是第一时间攻城,因为崔珲说了,如果帮他除了这三家叛徒,就封为第二将军,权利只在他和魏斌之下。

&ep;&ep;建南将军投降之后也忐忑呢,就怕摧毁卸磨杀驴,有了此话,当然拼尽全力立功。

&ep;&ep;在双方的夹击下,没多久,越西城就坚持不住了。

&ep;&ep;三家的领头人全部被歼,成了这些建南将军的战利品。

&ep;&ep;而另外一支建南军,也在同胞的保举下,一并入了崔珲帐下。

&ep;&ep;虽后来发生几次叛乱,尽皆被镇压下去。

&ep;&ep;而现在,算是基本平定了整个南邵,剩下的最宁毫无疑问,是大楚的。

&ep;&ep;兰云国那边,魏斌给了他两个选择,现在投降,成为新南邵国的附属国,或者他们直接攻进去,彻底统一南邵。

&ep;&ep;那边没多思考,很快接受了附属国的提议,甚至还主动提出,可以让南邵派驻军前往勃固。

&ep;&ep;原因很简单,这些年勃固时不时发生叛乱,更甚者有一支叛乱军隐隐有王者气象,目前已经拥有勃固三分之一地盘。

&ep;&ep;且他们已经好几年不像兰云国纳贡了,兰云国的士兵去征讨了几次,倒是赢多输少,只是每次去都翻山越岭的,实在麻烦。

&ep;&ep;此情况多了,朝中就有人找借口,说他们是仁义之邦,不该侵扰人家。

&ep;&ep;兰云国主还是有点脑子的,他的仁义主要针对同胞。

&ep;&ep;而他认可的同胞,一是共同继承汉文化的大楚,二是南邵其他人,同根同源。

&ep;&ep;至于勃固,则是彻彻底底的外人,所谓外族之人,其心必异。

&ep;&ep;他宁愿崔珲把勃固占了,也不想让这里脱离出去。

&ep;&ep;对此,魏斌只有一句话,不要白不要,虽然目前难啃了点,但是不要紧,只要吞下了,早晚能消化的。

&ep;&ep;等到开春,新的南邵国建立起来,磨刀霍霍向勃固,扩张的脚步从不停歇。

&ep;&ep;而苏叶早在第一战结束后,就离开了朱提,先在南邵转了一圈,确定计划不会出大的问题,就顺漓江南下,过西江,转道珠海。

&ep;&ep;这里有一个庞大的码头,两年前修建完成,之后凡是要出海,前往南海,都会从这里出发。

&ep;&ep;苏叶没打算去水师军营,而是在这里联系了一支商队,购买一些货物,打算以商人的方式,跟着下一次西洋。

&ep;&ep;春景和春来得知她的打算,特别想阻止,毕竟这年头虽然造船业已经发展得不错,海上风险依然大。

&ep;&ep;他们生怕苏叶出去遇到危险,要知道海上不像陆地,轻功在海难面前,也捉襟见肘。

&ep;&ep;苏叶知道他们的好意,但她有不得不出去的理由,这一趟考察,是必须的。

&ep;&ep;身为女子,苏叶想登临帝位,所要面对的,首先就是宗室的反对。

&ep;&ep;大楚虽然不让宗室揽权,但因原本人数不多,待遇其实还可以,尊荣是尽有的。

&ep;&ep;而华夏传承千年,对女子的打压已经刻在了骨子里,即便她以强硬的姿态登临帝位,那些大臣碍于她的权势,不敢明面上做什么,可心里肯定想着徒家宗室。

&ep;&ep;而徒家人又怎么甘心被她一个女子摘了桃子,肯定小动作不断。

&ep;&ep;苏叶懒得应付他们,也不想和武则天一样,为了坐稳皇位,屠尽李唐宗室。

&ep;&ep;她只是想赚钱罢了,商人嘛,喜欢共赢。

&ep;&ep;而她本质上,并不多爱权利,更喜欢放权,让手底下的人去办事,自己掌握大方向即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