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其实,通过监视莱特律师的小分队,苏叶得到了第一手消息。

&ep;&ep;莱特律师压根没有去找什么堂侄继承人,几十年前的事了,怎么可能找到,况且谁也不知道,是否真有这么一位继承人的存在。

&ep;&ep;他做的其实是找到当年劳伦斯勋爵的私人律师的孙子,从他家里翻出了劳伦斯勋爵签署过的文件档案,并找人模仿了字迹。

&ep;&ep;没错,这是一份伪造的赠送协议!

&ep;&ep;但这座山完全不值钱,协议的真假没人会在意,更何况莱特律师拿钱收买了做登记的办事员,很轻松就办下来了。

&ep;&ep;至于那个接受协议的人,就更简单了,翻出政府的人员登记,就近找一个劳伦斯勋爵的血缘后辈就可以了。

&ep;&ep;而这一切都在悄无声息中进行,因为莱特律师得到苏叶的提醒,罗斯先生必定有所动作。

&ep;&ep;这位资本雄厚,到时候竞争起来,会直接拉高股票的价格,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ep;&ep;有了同意书,之前的申请就具有法律效力,不用再申请了,可以直接开始动工。

&ep;&ep;但莱特仍然没有动,他先去了巴克利银行,找到行长布瑞克先生,提出想要贷款。

&ep;&ep;银行推出贷款业务不过十来年时间,什么可以作为抵押品,什么不行,没有具体的规定,得由行长和经理人主管判断。

&ep;&ep;布瑞克先生是新任行长,野心勃勃,从父亲手里接管银行后,就立誓把它发展成全伦敦,乃至全英国最大的银行。

&ep;&ep;为此,他疯狂吸收民众来巴克利银行存钱,给出的利息高达11%,比其他银行高了三分之一。

&ep;&ep;如此高的利息,大家当然纷纷转存巴克利银行,一些有钱人,也纷纷把钱从别的银行取出来,或者卖掉债券,存入巴克利。

&ep;&ep;短时间内,巴克利狂揽数上千万英镑的存款,有钱了,当然要投资贷款出去,不然怎么交出那高昂的利息。

&ep;&ep;但他并没有如其他人想象的那样,把贷款的利息提得高高的,好赚取差额。

&ep;&ep;相反,他不仅降低贷款利息,甚至降得比其他银行都要低。

&ep;&ep;这下子那些商人都疯了,即便原本不打算贷款的人,也都纷纷出手贷款,毕竟现成薅羊毛的机会,谁乐意放过呢。

&ep;&ep;从巴克利低息贷款,拿到钱后,转头就用其他人的名义,再次存入巴克利银行,拿高额的利息。

&ep;&ep;这岂不是无本的买卖,一进一出,或许一年能挣好几千英镑。

&ep;&ep;那么,巴克利银行亏了吗?

&ep;&ep;并没有!

&ep;&ep;布瑞克行长可不是做赔本生意的人,早在做出这个决定前,他就猜到了会发生什么。

&ep;&ep;于是制定了一个时间差,存钱的时间必须是一年,一年后可以连本带利取出来,当然也可以继续存着。

&ep;&ep;而贷款的话,还款的时间只有半年或者八个月。

&ep;&ep;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想拿到那存款的利息,薅到这次羊毛,就必须在半年或者八个月后,准备一笔钱先还给银行。

&ep;&ep;这种方法通常就是借钱了,找亲朋好友借,找其他银行借,等满一年,再还回去。

&ep;&ep;找亲朋无疑是无本的,因为很少有亲朋会要你的利息,而找其他银行,需要交一些利息,但没有巴克利的存款利息多,可和之前付贷款的利息一相加,赚得也就不够多了。

&ep;&ep;因此更多人选择找亲朋,但不管哪种方法,巴克利银行都不会亏,因为流入银行的钱更多了。

&ep;&ep;再加上不是每个人贷款都是为了吃利息,在英国飞速发展的今天,可以说处处是机会,拿着低息贷款出去,随便投资点什么,很快就赚回来了。

&ep;&ep;因此每个梦想创业的人,或者扩大商业版图的人,都会选择贷款,而巴克利的利息最低,不选他们选谁?

&ep;&ep;因此巴克利银行的现金流飞快滚动起来,投入和流出的资金越来越多。

&ep;&ep;而民众们在一年后发现,利息是真的,且11%丝毫不打折扣的给。

&ep;&ep;于是取出去的人更少了,大部分人都只拿走了利息,甚至连利息都没有取。

&ep;&ep;这种情况下,巴克利的资金非常充足,扩张迅速。

&ep;&ep;其他银行见此,当然不会干看着巴克利赚钱,抢走自己的客户,什么都不做,于是纷纷推出了相似的方案。

&ep;&ep;而为了进一步克制他们,布瑞克行长相当大胆,别人不敢贷的他贷,别人不看好的抵押物,他也敢收。

&ep;&ep;就比如这两条铁路线,在此之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