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她们还是第一次见这种,主人家不出面,她们也不需要去拜见主人,而是自行安排的情况。

&ep;&ep;想到这位苏姑娘的身份,家里打听到的消息,据说很得官家和太后看重,尤其是她献上去的鲜花,更是世间少有的品种。

&ep;&ep;如果不是这个缘故,这些闺阁千金们,至少会少来一半。

&ep;&ep;但昨日宫中开宴会,有宗室和几个王公大臣携女眷参加,据说他们离开时,都觉得非常震撼,怎么会有这么多美丽而他们完全没见过的花朵,实在是长见识了。

&ep;&ep;其实在准备赏花宴的时候,苏叶已经接到了宫中订花的需求,按照官家的要求,苏叶把自己这里有的全部花卉,都打包了一份。

&ep;&ep;另外有关于紫色的花,献上去一半。

&ep;&ep;因为她一早就计划着卖花,因此除了种植在花园里和外面山坡上的,还有很多被栽培在陶棚和竹盆木盆中,都不需要重新挖,可以直接运走。

&ep;&ep;而这些一点也不影响花园了的情况,为此苏叶进账足足一万多两。

&ep;&ep;但大内的订单,赚钱不是最主要的,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宫中御花园换了新的四季花卉,和以前大不一样。

&ep;&ep;宗室和大臣们看到了,焉能不心动?

&ep;&ep;以前那些花都看腻了,除了特别名贵稀有的,大部分年年都看,年年都差不多,好不容易今年有了不一样的鲜花,他们必定是不愿意一成不变的。

&ep;&ep;尤其是宗室,他们平时有钱有闲,赏花喝酒玩乐,附庸风雅是常态。

&ep;&ep;再加上大宋不禁止宗室们享用和贡品相似的东西,那他们当然是可劲的造。

&ep;&ep;别的朝代或许有规矩,最上等的好物都得是贡品,而贡品只能敬献给宫中,所有都得是皇帝的,其他人想要只能等皇上赏赐和分配。

&ep;&ep;但在这方面,大宋稍稍不一样,大内选定贡品后,是采买的。

&ep;&ep;他们不会要全部,所有剩下的商家就可以卖给其他人。

&ep;&ep;因此宗室和大臣们用的和官家一样,也没什么。

&ep;&ep;甚至是地位稍稍底下的商户,只要不大肆宣传,在家里也能随意使用。

&ep;&ep;因为这样宽松的风气,宋朝贵族阶级追求风雅,追求极致,已经成为了风尚。

&ep;&ep;宫中有的,他们也得要有,可以稍稍差一点,但不能跟不上流行,不然你就落伍了,是要受到其他人嘲笑的。

&ep;&ep;因此可以想见,之后苏叶的这些花将会卖得多火爆。

&ep;&ep;其实,已经有人联系她了,想要购买一些花卉,价格还开得不低。

&ep;&ep;只是苏叶考虑到赏花宴的事,就把时间推迟到寒食节第二天,表示第一天他们可以派家中的姑娘们来看看,到时候喜欢什么,看中了什么,再下订单不迟。

&ep;&ep;有他们家姑娘亲自掌眼,想来一定能买到合心意的。

&ep;&ep;也是因为此,这场赏花宴到来的姑娘人数,比她预计的还要多。

&ep;&ep;不过她本就做好了准备,还做了分流,再多一倍也是无妨的。

&ep;&ep;姑娘们在山脚下马车,所见便是漫山遍野的鲜花,其场景让她们终身难忘。

&ep;&ep;然这还只是开始,下车后,立刻有人抬着肩舆,请她们上轿。

&ep;&ep;这是两根长长的竹竿,中间绑着竹编的椅子,坐上去没有遮挡,能随意欣赏风景。

&ep;&ep;抬肩舆的人,是苏叶找汴梁当地势力,调来的好手,有武功底子,行动速度快又稳健。

&ep;&ep;平时要走一两个小时的上山之路,在他们发力下,一半时间就到了。

&ep;&ep;姑娘们坐在肩舆上,既感觉不到颠簸,又能欣赏两边各色争奇斗艳的花卉,心情极好。

&ep;&ep;刘小姐和李小姐是闺蜜,两人都是文官家的女儿,自小跟着父亲饱读诗书。

&ep;&ep;两人都是文采不错的姑娘,又谈得来,因此成为了闺蜜。

&ep;&ep;此次接到苏叶的邀请函,因为刘小姐特别喜欢鲜花,李小姐作为闺蜜,就陪着她来了。

&ep;&ep;本以为宫中传出的消息,是夸大其词,毕竟她们以往也进过宫,逛过御花园。

&ep;&ep;里面虽然大,珍稀花卉也多,但看过两次,也就没了惊喜。

&ep;&ep;再加上她们自小参加的赏花宴还少了吗?凭它是何等的风景,都不能让两人动容。

&ep;&ep;现在一看,到底是她们井底之蛙了,李小姐对刘小姐道,“这一遭倒是来着了,就外面这些,已经够让人惊艳了,里面就更不知是何等光景。”

&ep;&ep;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