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这些佃农为了报答彭伯里的恩德,在需要的时候,他们会负责干别的活,就比如马棚里的草料,就是他们收集来的,不需要马夫亲自动手。

&ep;&ep;以往有六成,佃农们不仅能吃饱,还能留下一些积蓄,算是比城里的工人过的还好。毕竟他们什么都需要购买,而佃农们只需要购买日用品。

&ep;&ep;可今年减产了四分之一,甚至是一半,如果再收走四成,那他们很可能饿肚子。

&ep;&ep;苏叶看向达西先生,“詹姆斯,请告诉我,彭伯里今年收几成?”

&ep;&ep;“两成,孩子,”达西先生赞许的看着她。

&ep;&ep;那这就和原先的数量持平了,即便有些人损失更重一点,但这寒流不是只有德比郡,而是整个不列颠。

&ep;&ep;也就是说,今年粮食和蔬菜大范围减产,那么相对的价格也会涨一点,所以佃农们损失不会太大。

&ep;&ep;“那么,我们也两成吧,亨利,”苏叶道,“收上来的两成就不用卖了,制作成适合保存的干货,等到有需要的时候,可以救急那些穷人。”

&ep;&ep;“好的,您真是一位慷慨的先生,”闻言亨利的眉头终于松开了,主人不怪罪就好,“另外,在冬天来临之前,我们加固了马棚,鸡舍和鸭舍,那些动物们并没有受到影响,只是它们的食物减少,再养下去成本会增加。”

&ep;&ep;“那么就卖出去吧,”苏叶说着看向达西先生,“詹姆斯,今年给左邻右舍的年节礼是否送出去了?”

&ep;&ep;“还没有,往年都会再过两天,等我们安排好农田的出产,把一部分作为圣诞节礼送出去。”达西先生道。

&ep;&ep;“我知道彭伯里并没有养鹅和火鸡,我觉得这会是很好的圣诞节礼,您认为呢?”苏叶笑着道。

&ep;&ep;这些她的农庄都有,除了留下育种的,剩下都可以卖掉。

&ep;&ep;达西先生微微思考了一下,“你说的不错,有些拮据的人家,不一定准备了圣诞大餐,那么,我向你订购那些鹅和火鸡好了。千万不要说免费,孩子,彭伯里还不需要你出钱。”

&ep;&ep;“好吧,”苏叶耸耸肩,“那么剩下的就留着我们自己吃吧,彭伯里也不少人哩,他们兢兢业业工作了一年,是该好好犒赏一番。”

&ep;&ep;这次达西先生没有反对,他也不介意让庄园的仆人们吃点好的。

&ep;&ep;亨利核算了一番,那些动物卖给彭伯里,进项差不多两百英镑,当然这是因为马匹并没有动,也还算不错吧。

&ep;&ep;至少这个农庄,在自给自足的同时,也给苏叶赚了八百英镑不是。

&ep;&ep;苏叶拿出一百英镑,让亨利按照层级,分发了一下年节福利,包括佃户在内,每人多多少少都能分到十个便士以上。

&ep;&ep;工匠们最多,谁让他们是今年的大功臣呢,合该犒赏。

&ep;&ep;谈完了这件事,苏叶也对新报的文章内容有了想法,饭后就去写作了。

&ep;&ep;第229章悠闲的庄园主生活17

&ep;&ep;之前苏叶一直在思考,新报第一版的内容写什么既贴合主题,又能广泛引起重视。

&ep;&ep;毫无疑问,必须是民众关心的话题。

&ep;&ep;那么民众关心什么呢?自然是切身利益,这就关系到几个方面,统称为衣食住行,工资,税收,医疗与保险。

&ep;&ep;别看衣排在前面,其实食物才是最最重要的。

&ep;&ep;正好今年寒流袭击整个不列颠岛,粮食减产成为必然,那么一小波粮食危机即将来临。

&ep;&ep;苏叶打算从各个方面,论述这件事。

&ep;&ep;《粮食危机之下,民众要如何应对,才能安然度过危机?》

&ep;&ep;《统计各城市的粮食储存量,大英还能坚持几个月?》

&ep;&ep;《在粮食危机下,各阶层的反应有什么区别,以及他们如此做的目的和背后逻辑》

&ep;&ep;《论欧洲乃至全世界今年的粮食收成,进口是否能解决本国粮食危机?》

&ep;&ep;《论驻外国大使是否能协助本国官员购买和运送粮食,以平抑粮价?》

&ep;&ep;《每一次危机往往伴随各种谣言,怎么分辨事情真假,明晰背后因果关系?》

&ep;&ep;……

&ep;&ep;先把要写的主题罗列出来,然后让人分别去收集消息,尽快把各方资料汇总。

&ep;&ep;和《新女性报》不一样,《大英外交报》要报道的必须是真实有详尽数据的内容,贴上调查资料后,再分析一波,尽量写的生动有趣,也简单易懂,让不识字的民众听人读一遍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ep;&ep;比如第一篇民众如何应对粮食危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