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咏心发现那天杨松伊离开后她就再也没有出现了,查尔斯河畔、学校、教室……杨松伊的足跡像被人刻意抹去一样找不到任何线索,咏心依然日復一日过着枯燥乏味的生活,在学校和家里反覆的来回走动,头几日她想过几天杨松伊就会出现了,但随着日历纸一页页被撕去,杨松伊的形象也日渐模糊起来,后面几天她焦躁不安起来,她试着到杨松伊的住处去,但屋外邮筒塞满报纸和信件表明了主人已经多日不在家的事实,除了杨松伊家她不知道还能到哪里去找杨松伊,因为她对杨松伊此人的理解有限,导致现在的她茫然的站在十字街头仰望星空。

&ep;&ep;后来咏心在查尔斯河畔晨跑不小心扭到脚时她会想到杨松伊突然出现,笑话自己又不专心跑步,然后贴心的将自己揹回家休养,又或者在课堂上专注的看着自己,举手发问一些奇怪的问题要自己解答,下课后跑过来和自己聊天,拉自己去哈佛广场听音乐,甚至到戏剧院看表演,或者到哈佛中庭的草地上晒晒阳光,听她唸诗集,偶尔骑着单车载着自己到海边戏水,咏心这时才发现杨松伊出现以后给了自己看见这个世界的色彩,让她对这个冷漠且疏离的世界產生了温度,她才明白的世界原来可以如此丰富多样,而现在那个媒介不见了,过去的自己似乎又回来了,那个冷酷到不近人情的自己,找到了重新依附的藉口,想像终究无法变成事实,她孤身一人面对空洞的现实环境,灵魂飘盪在城市的上空,冷眼旁观。

&ep;&ep;「老师!」学生的叫唤声惊醒了沉浸在自己情绪中的咏心。

&ep;&ep;「请问!」失魂落魄的咏心勉强打起精神来教课。

&ep;&ep;「老师,我可以演奏看看三味线吗?」

&ep;&ep;学生跃跃欲试的模样让咏心同意了。

&ep;&ep;咏心看着那位女学生上台后发现她和杨松伊有些神似,却又不太像,她发觉自己的思念又更加浓厚了,因为她想到她教杨松伊如何演奏雨点箏的回忆。

&ep;&ep;「将琴身靠在右大腿上,然后左手按弦,右手用拨子拨击发声,对,就是这样……。」

&ep;&ep;讲座结束后咏心继续呈现游魂状态,心不在焉的收拾东西,完全没有发现有人慢慢靠近她,直到妻鸟的声音出现:「大小姐……大和小姐你怎会在这里?」

&ep;&ep;咏心抬头看了看那个人,涣散的眼神慢慢聚焦,一脸惊奇的叫道:「小岬?」

&ep;&ep;「嘿,你真不够意思,我刚才坐在上面听你讲课你都没有发现我,你是故意的吗?樱公路咏心。」大和伸手捏了捏咏心的脸,不高兴自己被彻底忽视。

&ep;&ep;「不好意思,我在想事情……。」咏心尷尬的解释。

&ep;&ep;「想事情?你从来不会这样失常,这样太不像你了。」大和觉得咏心怪怪的。

&ep;&ep;「对不起!」咏心也觉得自己很失常却又没有办法。

&ep;&ep;「先不说这个了,我们找个地方说话吧!附近有咖啡厅什么的吗?」

&ep;&ep;大和决定暂且放下这个问题,因为她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找咏心商量才来这里的。

&ep;&ep;「在这里不好吗?」

&ep;&ep;咏心觉得有些慵懒,哪里也不想去,只想安安静静的。

&ep;&ep;大和环顾了这个只剩下三个女人的偌大教室,再看了看咏心,「我渴了。」

&ep;&ep;咏心对大和是很纵容的,只要大和若有所求咏心就会想办法去做到,所以咏心拒绝大和开车的提议,带着她们徒步走去临近哈佛园约15分鐘路程的哈佛广场。哈佛广场呈三角形状,是剑桥的中心也是最繁华的区域,有银行、邮局、超市、书店、服装店、餐馆、酒吧等一应俱全,它是波士顿学子们喜爱的聚会场所,也是哈佛师生来回穿梭的生活空间之一。它的热闹是不分昼夜的,尤其是夏季的哈佛广场儼然就是一个露天的音乐厅,大街小巷皆可见到许许多多各具特色的街头艺人用表演吸引游人的目光,弹吉他、吹奏萨克斯风、演奏热情的南美音乐、表演魔术等,让整个广场充满生机与活力。

&ep;&ep;她们来的不是夏季,也不是週末,街头表演自然不多,偶尔传来的簫声引发思乡之情,令人眼眶不由得湿润。她们穿过广场,经过举世闻名,位在显眼三叉口街角专卖水果、书报杂志的妮妮商店,来到另外一个也是知名且往来无白丁的绿屋咖啡店,店里洁净又佔地势之优,而且物美价廉,是哈佛师生上下课培养灵思与聊天聚会之处,顾客的水准都相当高。

&ep;&ep;她们坐在店内准备点咖啡时,咏心忽然想起杨松伊喜欢点一杯义式浓缩咖啡,而自己则喜欢点一杯既不加糖,也不加奶精,纯粹的黑咖啡来品嚐,当时的杨松伊便煞有其事的用咖啡口味来评论个性,她还记得杨松伊先分析自己的个性是凭感觉做事,因为义式浓缩咖啡强调瞬间的愉悦,诉说饮者狂热的性格,口味最取巧讨好,所以较有艺术家浪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