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看到反对之人的身份,苏倾澜冷笑一声,而后又道:“黄司学此言差矣,朝政之中可没有任何一条规矩,言明女子不可入朝为官,何况今日我站在此处,不过半炷香的功夫,只是与圣上说起府内发生之事,而后递上奏折,行使的乃是我分内之权,何以就成了玷污朝堂?”

&ep;&ep;看到黄司学看向自己时,眼眸中的愤怒之意,苏倾澜便知,这是那日酒楼之事已经传到了他耳中,此时也如他那不成器的儿子一般,开始将罪责怪在他人身上。

&ep;&ep;所以眼下才会如此迫不及待的站出来,针对于她。

&ep;&ep;“哼!”闻言,黄司学冷哼一声,起身抬眼看向苏倾澜,眸底尽是不屑之意:“有些规矩自然不必写在明处,历朝历代以来,就没有女子做官一说,便足以证明前朝政事不适合女人,家中相夫教子,三从四德才是你们女子该做的事,便是这奏折,苏丞相因病无法上朝,奏折大可托交与旁人带上,你身为女子就不必进入这前朝大殿了。”

&ep;&ep;这位黄司学此时已年近六十,能坐上司学一职,腹中才华自然不必多说,只是与大多数长者一般,思想大多刻板,认为世人就应遵循规矩而活,若跳脱规矩之外,便是对先人的大不敬,罪该万死。

&ep;&ep;所以素日中对于他儿子黄文仁的教育亦是如此,只是他自己也没想到自家儿子竟也有那般不堪一面,昨日消息传回府时他险些被气晕过去。

&ep;&ep;随后问及前因后果,才知竟有苏倾澜这般人的存在,当下便将自家儿子的种种不堪行径,尽数怪在其身上,直言是苏倾澜故意勾引,是想要毁坏他儿子的名声。

&ep;&ep;故而,此时在朝堂之上见到苏倾澜身影,新仇旧恨一并在心中燃起,便不会给半分好脸色。

&ep;&ep;“司学这话,可当真是枉为司学!”听到其这般不留情面的攻击自己,苏倾澜环视一周,最后目光落在皇帝身上,片刻后转身,与黄司学继续道:“史料所记载,早在百年之前就已有女子为官的先例,我朝开国先祖,麾下也有一得力女将,可以说如今我华国江山也有一部分是我们女子打下的,而如今圣上更是推行有能者上位的政策,司学方才那一番话,是直接将这些史实尽数抹灭,如此行径,何谈教导天下学子!”

&ep;&ep;果不其然,苏倾澜将这些史实搬出后,黄司学的面色顿时胀红不已,指着苏倾澜似有多番不满想要冲出口,但却被那些遵循了一辈子的教条所约束。

&ep;&ep;见状,苏倾澜微微一笑,淡定开口,补上了最后一刀:“司学若有时间在此处与我争辩,倒不如回府好生教养自家儿子,那日酒楼之中围观百姓不在少数,便是你想要歪曲事实也属不易,倒不如趁此机会让黄少爷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也不辜负您这一番教导。”

&ep;&ep;这一句话正中靶心。

&ep;&ep;黄文仁之事现在就是黄司学心中不能触碰之痛,平日里多番伪装,就是不愿旁人在他眼前知道自家的不肖子,朝中同僚也算给他这张老脸些面子,也不戳破他家儿子人品。

&ep;&ep;可现在倒好,苏倾澜直接上唇碰下唇,就将当日之事当众讲出,而且还是在前朝之上,如此家丑,真是让他丢尽了老脸,一时间也是血气上涌,指着苏倾澜哆嗦几下,便气的晕了过去。

&ep;&ep;“还不快去请太医为黄司学赶紧诊治,可不要来上朝一次却落下病根,朕可担当不起。”见此皇帝,唇角微扬,看热闹般支使身旁太监去江太医请来。

&ep;&ep;闻言,宫人们赶忙行动起来,几人去将黄司学抬起送至偏殿,有人去请太医,很快朝堂之上便如从未发生过此事,一般回归平静。

&ep;&ep;过程中,皇帝几番看向苏倾澜,二人目光触碰,都在互相试探着对方。

&ep;&ep;片刻后,皇帝忽然一笑,旋即坐正了身子道:“看来朕亲封的女状元果真厉害,既能学识博古通今,又能引经据典与他人辩论,连黄司学对你也没有了异议,也算是对得起这状元之名了。”

&ep;&ep;听此,苏倾澜颔首下拜,神情严肃:“臣女愧不敢当,今日与黄司学朝堂辩论,不过是无奈之举,现如今黄司学是长辈,臣女竟将司学大人气的晕倒,实属不该,还请陛下降罪。”

&ep;&ep;若是常人听到方才皇帝那一番话,怕是要以为这是皇帝在开口帮腔,会骄傲自满,从而不知所云,但苏倾澜却清醒异常,听到那番说辞之后,立即俯身认错,给足了皇帝脸面,也保全了朝局稳定。

&ep;&ep;至此,皇帝眸底才真正显出几分欣慰神色,若方才苏倾澜就骄傲自满,那他当真要考虑收回这上奏之权,但今日她表现令他十分满意,遂也未治罪便让苏倾澜起身。

&ep;&ep;而后将其上下打量了一番,心道这可人儿真是出落的愈发灵动,真是便宜了顾霆那小子。

&ep;&ep;如此想着,便摆摆手让苏倾澜站至一旁,随听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