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小周氏并不打算掩藏她对他们和对阿年的不一样。嫡庶之差,是他们一出生就注定了的事情,既然不打算将他们养于深闺,他们在外面自然会了解到这些落差。与其将他们养的对这些懵懵懂懂,最后在外面受了委屈、受了打击,一蹶不振,不如从现在开始慢慢树立嫡庶的观念。

&ep;&ep;而在此之外,她会好好教育他们,物质上该有的也不会苛刻,只希望将来他们长大成人,能够凭一己之力立足,庶出的身份不会局限他们太多。

&ep;&ep;她也知道,崔嘉宝很喜欢这两个小不点。或者说,崔嘉宝的性子里虽有几分尖锐,但她通常懒得刺人,能够和和气气便和和气气,面上能带笑,便不会去刺人。

&ep;&ep;这两个小不点以后会怎样还不得而知,而现在乖巧听话,崔嘉宝就愿意真心诚意地对他们好。

&ep;&ep;小周氏也是喜闻乐见的,若是姐弟三个能处出感情,崔嘉宝以后出嫁也多两个倚仗。她或许对他俩严厉些,但不会干涉崔嘉宝对他们好。

&ep;&ep;***

&ep;&ep;南姨娘的小院子就在小周氏边上,崔嘉宝进去的时候,她正在缝东西。崔嘉宝认真看了看,发现她在做双胞胎的内衫,不知怎地,就想起那句“可怜天下父母心”。

&ep;&ep;她直到此时此刻,才清楚地感受到那种好似一家、又好似不是一家的感觉,心里有些难受。但她是真心把两个小不点当作兄弟,小周氏也在认真地培养他们,或许慢慢会好呢?

&ep;&ep;南姨娘见她进来,先是向她行了个礼,然后笑了笑,道:“二姑娘,丫鬟的事谢谢你了,夫人新添的这些小丫头,既听话又勤快。”

&ep;&ep;崔嘉宝愣了愣,便点点头,接着发起呆来。

&ep;&ep;月夕将崔嘉宝和南姨娘僵持起来,轻轻扯了扯崔嘉宝袖子,崔嘉宝这才回过神来,见到月夕挥挥手中书袋,道:“姨娘,你看我这记性,刚刚一时竟想不起来是来作什么的了,还请不要见怪。”

&ep;&ep;南姨娘拉她坐下,又吩咐一旁的小丫鬟去倒杯热茶来,转头对她道:“姑娘这是折煞我了。”

&ep;&ep;崔嘉宝接过茶,放到桌上,将书袋从月夕手中接过,推到南姨娘面前,道:“姨娘且看看这书袋,过几天,三弟和四弟也要去书院了。我想着帮他们一人做一个,姨娘若是有空,便帮帮我。”

&ep;&ep;南姨娘一听,脸上便带出笑来,一边拿起那书袋仔细看了看,一边连连应答着。

&ep;&ep;南姨娘将书袋看完后又还给崔嘉宝,道:“姑娘这是自己做的?想法倒很是新颖,瞧着也比一般的好看些。”

&ep;&ep;崔嘉宝有些讶异,道:“姨娘这便看会了?”

&ep;&ep;南姨娘的手递到一半,僵在原地,正想说些什么的时候,崔嘉宝却又将话题轻轻带过,笑道:“姨娘会了便好,我还想着实在来不及,要针线房帮忙做上一些呢。有了姨娘,我们两人便能做完了。”

&ep;&ep;经了刚刚那一回合,南姨娘又有些拘谨起来,只微笑点头,并不说话。

&ep;&ep;崔嘉宝指了指南姨娘刚刚在做的内衫,问道:“姨娘刚刚在做的这个,可能给我看看?”

&ep;&ep;南姨娘虽然不懂她的意图,但也不会拒绝,将那衫子递给她。料子虽不算顶好,但也算不错,崔嘉宝摸了摸,主要还是想看针脚。月牙白的衫子,用的也是雪白的丝线,崔嘉宝认真看了一会儿,才找到了针线痕迹,可见南姨娘针脚之细密。

&ep;&ep;崔嘉宝往日里也隐隐约约知道南姨娘针线不错,但今日看来,犹在小周氏之上,只不过南姨娘谨慎惯了,藏拙也不稀奇。

&ep;&ep;崔嘉宝不过性子有些拗,有时候喜欢刨根问底,此时看过了也就将衫子还给南姨娘,还冲她笑了笑。

&ep;&ep;作者有话要说:  周二到周四没办法上来回复评论,但存稿君会很坚/挺的!么么扎!

&ep;&ep;第17章书院

&ep;&ep;今日是去书院的日子,不用崔嘉宝说,几个丫鬟也提前一天商定了崔嘉宝第二日的装扮。因着课程上有射、御的安排,虽不知道今日是不是就会开始教授,几人还是挑了套便于行动的装扮。

&ep;&ep;这清早起来,崔嘉宝就迷迷糊糊被服侍着穿上藕色对襟箭袖,系上两片藕荷色的半裙,再加上件长至臀部的黛紫色比甲,整个人在一片错落的紫色中显得极为娴静。崔嘉宝一看到镜子就清醒了,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把这么套英气勃发的骑射行头穿的如此与众不同,心情略有些复杂。

&ep;&ep;桃杏则拿了两条丁香色的丝带,花了些小心思编进两边分出的小辫子中,最后一同高高束起,看起来清爽又别致。

&ep;&ep;这会儿崔嘉宝是彻底清醒了,满意地打量会儿镜子里的自己,去小周氏处用膳。

&ep;&ep;在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