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对了,您可还记得,我们何时初次相遇,相遇在何处?您同我说说,说不准我能想起什么呢。”黎青黛双手撑在膝盖上,一错不错盯着他。

&ep;&ep;宫里的妃嫔们为解闷,喜爱聚在一块儿看傀儡戏。有一幕戏,说的便是年轻郎君的妻子因意外失忆,年轻郎君为了唤醒她的记忆,带着妻子旧地重游,诉说从前的经历。郎君情真意切,感动了天神,决定让这对夫妻白头到老,恩爱不离,引得看戏的众人泪如雨下。

&ep;&ep;虽然说这只是一场傀儡戏,但是这提醒了黎青黛,就连大长秋沈鸣都有可能知道她的身世,而她却对自己的过去认知几乎一片空白,不禁令她隐隐担忧。

&ep;&ep;庄檀静自然是记得他们的初见的。彼时他意识尚未清醒,险些误将她给杀了,这并不是什么愉快的经历,是不能与她说的。

&ep;&ep;庄檀静难得心虚,随手端起杯盏抿了口茶。

&ep;&ep;黎青黛本想告诉庄檀静,那是杯子是她用过的,然而,思及他素有洁癖,又默默地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ep;&ep;第19章纠结

&ep;&ep;地面并非一路坦途,车轱辘不小心碾压到碎石,车厢内颠簸,黎青黛一个没坐稳,猛地往前倾,栽入庄檀静的怀中,脑袋砸到他结实的胸口。

&ep;&ep;只听到他一声闷哼,黎青黛顿时僵住,她看不到他是什么表情,不敢再乱动。

&ep;&ep;良久,他缓了口气,扶着她的肩膀叫她起来,“坐好。”

&ep;&ep;“哦。”黎青黛头低得像鹌鹑,脸上弥漫着淡淡的绯色,顿时忘了自己要问什么。

&ep;&ep;又过了会儿,黎青黛偷瞄了庄檀静几眼,发现他抄起公文翻阅,神色如常,她才怯生生道:“方才,我没把你砸坏吧?”

&ep;&ep;她的视线忍不住他身上扫去。

&ep;&ep;“怎地,难不成你还想查视一番?”庄檀静语气淡淡,仿佛只要她说想,他就能立马宽衣解带。

&ep;&ep;“不、不必了。”黎青黛结结巴巴,侧过脸,不敢再看他。

&ep;&ep;经过此次意外,她早将先前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

&ep;&ep;端午之后,天气渐热,暑气蒸人,路过的黄狗儿都吐着舌头直喘气。

&ep;&ep;马车平稳前进,却半路停了下来,车厢外传来曲梧游的声音,“郎君,前头有人昏倒了。”

&ep;&ep;庄檀静本不想管闲事,奈何那些人向他们求助,黎青黛也做不到见死不救,便主动下马车帮忙。

&ep;&ep;原来是一个骑马的少年,许是天气太过炎热,竟从马背跌落昏厥在地。

&ep;&ep;众人合力将少年搬到阴凉通风的树荫下,这时黎青黛才注意到,这位少年生得高鼻深目,不似中原人士。不过,邻国间摩擦生乱,纷争不断,也有不少鲜卑人、匈奴人南迁至梁国,也不足为奇。

&ep;&ep;少年身边的使女倒是沉稳得很,不慌不忙,“辛苦娘子搭救我家少主,我等必有重谢。”

&ep;&ep;黎青黛现在没心思听这些客套话,她撑开少年的眼皮观察瞳仁,只见瞳孔等大等圆,而后又扳开少年的嘴巴看,舌红,舌苔腻。

&ep;&ep;少年的贴身护卫觉得她动作轻佻,正想上前,却被那名使女一个凌厉的眼神逼退。

&ep;&ep;而后,黎青黛又注意到,少年的手掌上有厚厚的茧子,像是常年舞刀弄剑才能磨出来的。她心里微微一惊,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继续看诊。

&ep;&ep;唇色发绀,皮肤干,摸脉后,脉细滑数而弱,心律齐,时有抽搐,此乃中暍(中暑)之症。

&ep;&ep;“有蜜水么?清水也可以。”黎青黛问,见使女说有,才接着说道:“给他喂些水,量要少,可多次。”

&ep;&ep;蜜水是时下达官贵人常喝的消暑解渴饮品,多放于深井中冰镇。看少年一行人衣品不凡,也不是布衣百姓,很有可能会带有蜜水。

&ep;&ep;黎青黛拿出随身携带的针灸包,选出毫针,取穴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外关、合谷、曲池、三阴交、巨阙,足三里、阴陵泉用补法,其他穴位用泻法,每一盏茶的工夫行针一次,留针两刻钟……若不是没有带艾条,出针后在足三里、合谷附近用悬灸,效果更佳。(1)

&ep;&ep;车厢外蝉声嘶鸣,吵得人心烦意乱。

&ep;&ep;见黎青黛久久未归,庄檀静不禁询问下人后,干脆出车厢去寻她。

&ep;&ep;此时,少年已经脱离险境,眼睫微颤,嘴里喃喃一些黎青黛听不懂的话。

&ep;&ep;使女面色微变,当即捂住少年的嘴,笑着解释道:“我家少主就爱说些胡话。”

&ep;&ep;她这番说辞,若是骗骗不懂鲜卑语的黎青黛也就罢了,但骗不了庄檀静。

&ep;&e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