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被李县令邀来劝说梅孟希的贺承业:“……”

&ep;&ep;和贺承业走在一起刚进衙门的梅孟希:“……”

&ep;&ep;他们俩听卢栩在室内振振有词:“我也是打听过的,梅孟希精通好几种语言,他学蛮语还贼快贼好,蛮人那边巫师都夸他,要不是梅孟希有这个天赋有这份才华,我还不会劝呢!”

&ep;&ep;梅孟希顿时开始为他说卢栩是掉进钱眼里的大俗人忏悔。

&ep;&ep;是他眼拙了,这么多人中,卢栩才是大智若愚,卢兄才是真慧眼啊!

&ep;&ep;梅孟希推开门,激动道:“知我者卢兄!从今日起,你便是我梅孟希的朋友了!”

&ep;&ep;卢栩:???

&ep;&ep;梅孟希:“别人都道我学些无用的小族语言,是浪费时间,影响学业,却不知这与我祖父收藏古董文玩一般,其中有无穷的乐趣。世人只问价钱几何,是否有用,只有卢兄你看出了趣味与真正的价值!”

&ep;&ep;卢栩其实不懂这有什么趣味和价值。

&ep;&ep;他就非常不喜欢再学一门儿外语。

&ep;&ep;要不是西北没翻译,他都不想学蛮语。

&ep;&ep;卢栩眨眨眼,顺势道:“谁说没用没价值,用处可大了!”

&ep;&ep;梅孟希:“正是!”

&ep;&ep;卢栩:“学外语哪有造外语有意思。”

&ep;&ep;梅孟希:“不错!”

&ep;&ep;卢栩:“你可以把学过的语言整理整理,看看哪个能借鉴给蛮语造字呢,一定要弄得好写好记一点儿,方便扫盲普及。”

&ep;&ep;梅孟希思索片刻:“有道理。”

&ep;&ep;卢栩:“等你发明出来,我找人给你刻成石碑!”

&ep;&ep;他们一唱一和,这回梅孟希愈加地吃了秤砣铁了心,谁劝也不听了。

&ep;&ep;反而开始催着卢栩赶紧盖学院,他若开始造字,可是个大工程,需要一个安静宽敞的环境。

&ep;&ep;另外,他还需要几个伶俐的助手帮他记录。

&ep;&ep;北庭县识字的人虽多,但都只会几个生活用字,压根儿算不上读书人,他还得写信给他哥给他爹给他老师,从老家要人。

&ep;&ep;卢栩八百个愿意,承诺路费食宿他包,人才待遇从优,只要休息时给县中百姓扫扫盲就行。

&ep;&ep;他们俩一拍即合,还一起写信给李县令,扣他们书信算怎么回事?赶紧发啊!

&ep;&ep;卢栩还忙里找时间,又装了一批北庭县土特产发往京城。

&ep;&ep;这次主要的是草药,还有他从各部那儿搜集来的最好的一批虎骨、鹿茸。

&ep;&ep;他托睿王多给什么御医和医药世家看看,再问问有没有有志之士愿意来北庭县研究草药。

&ep;&ep;这么好的东西他都没舍得交给虎贲军抵欠虎贲军的税,最好的全寄到京城,就为了能多引诱几个人才来关外。

&ep;&ep;只要能忽悠来一个,他都愿意在他们刚开始打地基的书院开辟一个独院做医学堂。

&ep;&ep;另外,就是找睿王帮他卖卖蛮人贵族死当到当铺的金银首饰和宝石了。

&ep;&ep;上次的腰带赚钱赚得可太香了,能按着那个价卖全卖,若是京城卖不出价,他回头找梅孟希问问,能不能往他们老家卖一卖。

&ep;&ep;南郡多富豪啊!

&ep;&ep;最后,他还找睿王走后门要点儿印书的批文,让睿王下次多给他寄点儿纸张。

&ep;&ep;他们北庭县一穷二白的,印书都得靠自己。

&ep;&ep;夹着卢舟写给姜濯的长信,货物从北庭县装箱,由卫二带着他们新划分到驿站的官差队伍,护送到北关县,再由北关县出发,送到卧虎关。

&ep;&ep;从卧虎关返回,官差们还意外充当了一路的保镖,护送闻讯而来,想到关外冒险试试,头一次出关做生意的小商户们。

&ep;&ep;他们大半留在北关县,剩下的又一半去了西峰县,仅剩的十几户战战兢兢跟随一大半都是蛮人的官差队伍到了北庭县。

&ep;&ep;才到一天,就赶上集市。

&ep;&ep;卢舟特意重新给他们划分了一片好位置,又找来好几个翻译,帮助他们做买卖。

&ep;&ep;仅仅一个集市,他们带的货物销售一空。

&ep;&ep;他们做梦一般,拿着从集市上换来的金银和蛮人的肉干、毛毯等东西,到县城兑换金银铜钱,购买他们过年时尝过,如今被家乡几个商户垄断的火锅底料和肉酱。

&ep;&ep;天气悄然变暖,靠冰冻已经不能保存肉的新鲜。

&ep;&ep;菌菇麻辣酱工坊已经建好开始生产,卢栩让他们优先做肉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