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若想再找个卢栩,可太难了。

&ep;&ep;大岐哪还有第二个可以从北庭县直通京城,让王爷给他搞采购的人?

&ep;&ep;上任越久,了解越多,江郡守越明白内阁为什么把颜君齐调到北庭县来。

&ep;&ep;他很想见见卢栩,谈谈另外几县的商贸问题,可不知为何,这次卢栩竟然没来。

&ep;&ep;如今颜君齐和卢栩刚走了一趟各部,又刚刚出粮赈灾,各部对他们印象一定是不错的。

&ep;&ep;但若马上又让他们租地,他们能接受吗?会破坏这来之不易,代价不可谓不高的好局面吗?

&ep;&ep;江郡守脑海中过了一圈,没否决颜君齐的想法,而是问道:“你想如何算租?”

&ep;&ep;颜君齐:“平均每五亩,一年租金一只羊。”

&ep;&ep;江郡守没什么概念,不太懂这数据他是如何算出来的。

&ep;&ep;颜君齐解释道:“北庭县各部草场状况不同,南部一亩草场约能养五六只羊,北部却只能养两三只。

&ep;&ep;若遇到暴风雪、干旱、大雨,或是遭受狼群,还要更少些。再减去每年要交的赋税,五亩收一只羊做租金,相对会是一个各部都能接受,抵触不太强烈的数目。

&ep;&ep;具体数目上,大致是登云山以南,每四亩一只,姆姆河以西,五亩一只,太靠北的地区,则六亩。今年起,暂按这个数目来推行,若哪处不合理,来年可再调。”

&ep;&ep;江郡守听罢,点点头,沉思片刻,建议道:“此法可施,但切勿操之过急。若赈济粮草尚未发放,倒是可以一起推行,只是……”

&ep;&ep;只是粮草已经发了。

&ep;&ep;颜君齐苦笑。

&ep;&ep;他也想过要不要借赈灾粮来逼一下那些部落,可最后还是放弃了。

&ep;&ep;蛮人有些部落十分执拗爱面子,若万一让他们觉得这是县衙在威胁他们,死要面子不肯要赈灾粮,遭殃的还是百姓,激化的还是两族的矛盾。

&ep;&ep;发钱易,收钱难,也是考虑到这个,他算来算去,才算了个均值五亩一只羊。

&ep;&ep;这样牧民虽然不情愿,但也不至于太肉疼。

&ep;&ep;大岐军户男丁十亩田,女子五亩田,每家什么都不做,到秋天能收上几只羊,也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ep;&ep;刨去他们日常的花销用度,兴许每年还能有一些结余。

&ep;&ep;若是勤恳的人家,平日多做些工,生活慢慢积攒也能不错。

&ep;&ep;这样即便家中有人生病,有什么紧急的花销,也总能有银钱应急。

&ep;&ep;未来等家家户户有牲口,他们往关内的贸易就能更成规模,到时候也能从关内交易到更易储存的粮草,反哺牧民们应对灾荒……

&ep;&ep;不过,眼下想要推行,也还有诸多的不易。

&ep;&ep;他和江郡守又细细商议一番,制定详细的推行之策,还有该如何安置南逃的军户百姓……

&ep;&ep;作者有话要说:

&ep;&ep;江郡守费解:卢县尉怎么不来呢?

&ep;&ep;卢栩:当然是我要看家门。

&ep;&ep;第324章逛街吗

&ep;&ep;颜君齐和卢舟从北关县回来,开始紧锣密鼓筹备推行收租政策,登云山南麓山谷的杂草差不多也清理干净。

&ep;&ep;一捆一捆的干草被装上车,一半要运回各个部落去喂牛羊,一半由卢栩买下,运回县城盖房子,搭屋顶。

&ep;&ep;从北关县和西峰县回来的军户们,在县城和登云山新建的村落盖起房子。

&ep;&ep;卢栩来给在登云山劳动的众人送吃的,赶上人家午餐,边教他们如何将杂粮、粗粮做好吃,边顺便给打草的蛮人们洗脑耕种也有耕种的好。

&ep;&ep;“这里离军马营这么近,你们平时也不往这边来放羊,这里适合种庄稼种菜,他们就只在这里种,不会去破坏你们的草场。”

&ep;&ep;“等长出了粮食,大家又可以互换来吃,粮食比你们的肉便宜,秸秆还能拿去喂羊,喂牛,喂马。”

&ep;&ep;牧民们啃着夹了油酥十分香脆的饼子,喝着豆浆和野菜蘑菇咸汤,感叹着原来这些东西还能这么做。

&ep;&ep;心说,这里是种地还是放羊,关他们什么事呢?

&ep;&ep;那是贵族老爷们该关心的。

&ep;&ep;反正这地方离他们营地远,除了黑川部那样胆大妄为的,他们可不敢到这儿来放牧。

&ep;&ep;吃完午饭,卢栩就要回去了,蛮人和新迁来的大岐人纷纷道:“这么快就要走了?”

&ep;&ep;卢栩:“舍不得我呀?看吧,我说话你们不想听,我要走你们又舍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