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三婶又气又委屈:“婶子待你和舟娃不好么,你怎么,怎么就不想着婶子呢!”

&ep;&ep;卢栩:“……啊?”

&ep;&ep;卢栩猛然想起来了,他三婶蒸馒头手艺也挺好的!

&ep;&ep;这不是……哎,他这不是自己想吃么?卢栩搔搔后脑勺,他三婶平日节俭惯了,一年到头也舍不得蒸一次白面馒头,他一时没想起来!

&ep;&ep;卢栩看他三婶都快气哭了,尴尬地问元蔓娘:“三奶奶家包子铺好像是今天开张?”

&ep;&ep;元蔓娘捏着布点点头,看着比他还尴尬。

&ep;&ep;三奶奶赶集卖馒头,生意越来越好,在镇上遇到同村的,就问能不能拿粮食到她家里换,三奶奶一琢磨,可行,筹备着在家里开个包子馒头铺。

&ep;&ep;昨天来跟他们说,还端了一碗豆沙包!

&ep;&ep;三婶憋闷道:“今日开张,我们东头都有人来换馒头了,要不是邻居换了馒头告诉我,我还不知道这主意是你给出的。”

&ep;&ep;卢栩讪笑,“要不三婶你也开一个?”

&ep;&ep;三婶噘嘴:“那多难看,就这么大个村子,都是亲戚,哪有亲戚拆亲戚台的。”

&ep;&ep;她委委屈屈地瞪着卢栩开始碎碎念,“也不是说你不该给三奶奶出主意,咱们也都是亲戚,谁家也不容易,就是,就是,哎,你们大了,小辉小轩他们俩打小就没你主意多,咱们家数你大,他们都叫你大哥,你想着赚钱的门路了,多念着些家里的弟弟妹妹,晓得么?”

&ep;&ep;卢栩点头如捣蒜。

&ep;&ep;他是真没想那么多。

&ep;&ep;他还是很念着三婶好的。卢舟一出生没了娘,是三婶抱过去喂着,那时候元蔓娘还没嫁到他家,卢吉不会做饭,不是带着他到三叔家蹭,就是到四叔家蹭,卢辉和卢轩吃什么他就吃什么,三婶四婶也没少过他一口。

&ep;&ep;他三婶都这么生气了,也没提一句让他们还债。

&ep;&ep;卢栩想了想,看看正新鲜着还没卸车的铁锅,提议道:“三婶,要不我教你炸油条吧!”

&ep;&ep;三婶和元蔓娘齐齐懵了:“油条?油条是什么?”

&ep;&ep;卢栩:“简单,我做给你们尝尝!”

&ep;&ep;卢栩的做,就是他说,三婶做。他只管说配料,提要求,至于怎么把面发成两倍大,足够蓬松等等,则全靠三婶掌握。

&ep;&ep;他这又放油又放盐又放蛋的,听得三婶直心疼,就是家里过年也没这么舍得的。

&ep;&ep;卢栩偏在一旁不停碎碎念,“不放油不酥,炸出来不好吃!”

&ep;&ep;等醒面时候,卢栩又跟三婶洗脑起油条炸好了是多么酥软可口,除了做油条还能做糖油饼、糖糕、韭菜盒子,一个赛一个好吃,有了铁锅,他们还能烙饼、炸春卷、南瓜饼、炸麻花、炸馓子……用糯米粉炸汤圆、炸年糕、炸芝麻球……

&ep;&ep;总之,一片美食蓝图因为铁锅和油的碰撞,在面前徐徐展开。

&ep;&ep;一家人听得一愣一愣的,连被三婶叫来帮忙的小夏都听痴迷了。

&ep;&ep;小夏问:“大哥,真那么好吃吗?”

&ep;&ep;卢栩:“当然!”

&ep;&ep;小夏:“大哥可吃过?”

&ep;&ep;卢栩:啊这!

&ep;&ep;仗着他们全家老实本分谁也不在县城闲逛,卢栩当场胡编,“我听县里人说的,说是京城那样繁华地方才有的吃法。”

&ep;&ep;“哦!”几人信了,不由憧憬向往,尤其是连县城都没去过的孩子,根本想象不出京城是什么样。

&ep;&ep;三婶是个务实派,听卢栩这么吹,有点担忧,“栩娃,这都是贵人老爷吃的,咱们做出来,村里有人买吗?这又是油又是盐的,得多少钱。”

&ep;&ep;卢栩安慰她:“不要紧,等做出来咱们算算成本,村里没人买,我带到县里卖。”

&ep;&ep;三婶这才安心了些。

&ep;&ep;头一次做,全靠三婶估摸什么时候面才能发开,她估摸着怎么也要两个时辰,三婶闲不住,帮元蔓娘收拾起家务,趁天还没黑叫卢栩去把柴劈了,小夏和卢舟去溪边打水,她和元蔓娘把厨房打扫完又去打扫鸡圈、猪圈,顺便还把菜地浇了。

&ep;&ep;一家人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天也黑透了。

&ep;&ep;卢栩点了灯,三婶看得肉疼。

&ep;&ep;他们这儿无论是食用还是点灯,通通是大豆榨油,通通是一百多文一斤,节省人家一年都吃不了一斤油。

&ep;&ep;卢栩还没告诉她,一会儿这半罐油都得倒进锅里。

&ep;&ep;要是大铁锅拿回来,尖底兴许还能省点用,但条件不允许,他只有这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