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

&ep;&ep;公主府的下人在沈家马车这边耽误了时间,赶到皂焦庵下时天色都已经暗了下来,庵堂里有小尼姑在河对岸守着,见庄子里来了人,立刻奔回去报信,不一会儿,翡翠和珍珠便撑着伞过来了。

&ep;&ep;小船飞快地过了河,小璐子赶紧上前去唤了声“姐姐”,翡翠却不没理他,径直走到林管事面前道:“娘子淋了雨,身上有些不舒坦,这会儿已经发了热。不知庄子里可备着有药材?”

&ep;&ep;林管事顿时唬了一跳,这要是淋坏了府里的贵客,回头长公主责怪起来,他们可怎么担当得起,遂慌忙回道:“庄里倒是有些药,就怕不齐全。姑娘可有方子?”

&ep;&ep;一旁的珍珠赶紧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林管事打开匆匆看了一遍,见都是些常见的药材,这才松了一口气,连声道:“姑娘放心,一会儿就让下人把药煎上。”他一抬头,这才注意到翡翠和珍珠的样子也很是狼狈,头发更是湿哒哒地黏在额头上,不由得有些抱怨皂焦庵的姑子太愚钝,明明晓得是公主府的贵客还如此怠慢。

&ep;&ep;说话的工夫,碧云和玳瑁搀扶着素珊下了山,皂焦庵的几个尼姑跟在后头打伞,一路殷勤地将她们送到船上,见了林管事,那几个尼姑还讨好地上前来打招呼,林管事心里头有些不痛快,只是不好当着倪家众人的面发火,沉着脸“嗯”了一声,转过脸吩咐下人划船。

&ep;&ep;小璐子偷偷瞥了素珊一眼,见她一脸灰白,心中十分不安。素珊仿佛察觉到他的目光,忽然朝他看过来,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小璐子愈发地愧疚。

&ep;&ep;回了揽春园,屋里早燃了火盆,烧得暖暖的,许嬷嬷让下人煮了姜茶,主仆几人灌了一肚子,又蒙头蒙脑地睡了一觉,几个丫鬟倒还恢复得快,唯有素珊身体依旧不大爽利,躺在床上有气无力的。

&ep;&ep;让许嬷嬷惊喜又意外的是,素珊竟把治疗方六郎的的方子拟了出来,许嬷嬷千恩万谢地接过,出了屋,便立刻让林管事寻了护卫快马加鞭地送回公主府去。

&ep;&ep;☆、第七章

&ep;&ep;白天一场暴雨,到了晚上,天气却晴了下来,天空冒出稀稀拉拉几颗星,半弯的月亮挂在树梢,分外撩人。

&ep;&ep;沈家的别院名唤辋川,还是先帝题的字,往院子门口一挂,无论是谁到了这里也都恭恭敬敬的。当然,整个大周朝,又有谁敢在国舅府门口放肆呢。

&ep;&ep;“九叔,晚上不喝酒么?若是没有美酒佳酿,岂不是辜负了这大好的月光。”沈七郎难得出门,无人管束,只恨不得肆意放纵,无奈身边还有沈九爷看着,虽说比他也大不了几岁,可到底是亲叔叔,又素有威严,沈七郎打小就怕他,并不敢在他面前乱来。

&ep;&ep;沈九爷白了他一眼,“小孩子家家,喝什么酒,胡闹!”

&ep;&ep;“我都十六了!”沈七郎急得嗷嗷叫,沈九爷看都懒得看他,“哟,都十六了,还真看不出来。文不成武不就,还三天两头跟人打架,走出去可千万别说是我侄子,丢人。”

&ep;&ep;九爷在外头一向寡言少语、端肃严厉,在自家人面前却是截然不同,话多且毒舌,整个府里头没人敢和他吵架,面皮薄些的晚辈见了他就跟见了老鼠似的溜得飞快,只可惜沈七郎是个混不吝的,自幼就被他骂惯,练就了一张厚脸皮,一点也没觉得尴尬难堪,还嬉皮笑脸地回道:“谁能跟九叔比呢?您是天纵奇才,文能定国武能安邦,京城里要都是您这样的,陛下都该笑醒了。”

&ep;&ep;其实他也不算差呀,小小年纪已经是廪生,同龄的那些衙内们都还在招猫斗狗呢。

&ep;&ep;说话时,五娘子裹着件薄披风过来了,见了沈九爷,立刻欢喜地冲过来,高兴地道:“九叔,九叔,你什么时候把香椿园翻修过,院子里的花草都换了新的,好看极了。”

&ep;&ep;沈九爷嘴角勾了勾,面上却还故作沉静,淡然地回道:“今年夏天随便找人弄了弄,算不得什么。”

&ep;&ep;沈七郎却有些嫉妒,“九叔尽偏心!我那院子里光秃秃的全是石头,您怎么也不费费心种些花花草草,大冬天的,瞧着那乌沉沉的样子多闹心。”

&ep;&ep;沈九爷斜了他一眼,道:“你一大男人,怎么这么难伺候。真喜欢那桃红柳绿的,赶明儿让你娘给你扯几匹花布做衣裳,把你打扮得像只花孔雀,也省得你整天唧唧歪歪的,像个娘们儿。”

&ep;&ep;五娘子捂着嘴笑得都快趴下了,沈七郎顿时无言以对,虽然沈九爷平日里不爱说话,可真要斗起嘴皮子来,不说他,整个沈家,甚至京城里的那些所谓的才子,也没几个是他们家九叔的对手,他早就该有这个觉悟的。

&ep;&ep;七郎再也不敢跟沈九爷作对,乖乖地坐在一旁给沈九爷倒茶,五娘子则在他右手边坐下。正要用饭,便见下人急匆匆地进来禀告,说是大理寺的方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