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第十二章&ep;白神江志异[上]

&ep;&ep;乐安府赵生将行,少梦精怪之事。乃至弱冠,作《归明录》。《录》中载......

&ep;&ep;乐安府,林道县,拂澜镇。

&ep;&ep;要说这拂澜镇上的人物,那第一当属韩家。

&ep;&ep;韩家祖上都是打鱼人,到了韩太老爷这代,突然就行起了跑船经商的行当,最鼎盛时在乐安、江安、淮安乃至上水都有韩家的商号,一时风光无限。

&ep;&ep;可惜韩家子嗣不兴,太老爷只得一个儿子,那便是韩老爷韩归,韩老爷与其妻赵氏生一女名韩香,后再无所出。

&ep;&ep;故此韩家招赘,已是板上钉钉了。

&ep;&ep;韩家赘婿周祈,本是淮安人,祖父昔年于豪江救了遭遇劫匪的韩太老爷,重伤不治,临死托孤。

&ep;&ep;照理说救命之恩,无论如何也不能招赘断人根基,可惜周家儿孙背靠韩家不思上进,周祈更是草包一个,可他眉若画松,貌似潘安,又与韩家小姐青梅竹马,结亲不过水到渠成。

&ep;&ep;韩老爷承诺周祈,夫妻俩头一个男丁姓韩,之后的可以归周家姓,延续周家香火,周祈感恩戴德自不必说。

&ep;&ep;可惜不知是不是冲撞了哪路鬼神,婚后十年,夫妻俩只得一男丁,名韩涛,哪怕想尽各种办法,也再生不出第二个了。

&ep;&ep;韩老爷自觉愧对恩人,对女婿诸多爱护,金银财宝,无有不应,故此韩家小姐姑爷夫妻十年也未见红脸,虽然人们表面瞧周祈不起,背地里,茶余饭后,也心神往之。

&ep;&ep;这拂澜镇上的二号人物,就是白水村的周家,周家世代攻木,所献机巧木造呈乐安府,辗转到了太祖皇帝眼前,得太祖皇帝亲题匾额“巧夺天工”,周家就此兴旺了八十余年。

&ep;&ep;然士农工商,没有深厚的底蕴无法传承家族百年,事易时移,到了周寻安这一辈,早已没有了往日风光,人丁凋落,本家只得一子。

&ep;&ep;那如何能算得上二号人物呢?

&ep;&ep;其实应在周寻安唯一的儿子周仁清身上。

&ep;&ep;周寻安想要周家再得富贵,于是去京城想要闯出个名声,哪知被贵人的车架冲撞,英年横死,孤留六岁稚儿踽踽独行。

&ep;&ep;贵人公子自不可能去受那杖刑,给了周仁清三百两银并一些金贵物什,又派人将棺木运往乐安,自己在灵前亲自赔罪,已是做足了派头,潇洒离去。

&ep;&ep;周家叔伯面上可怜周仁清,私下里又觊觎那三百两银,常借各种名义来打秋风,不过两三年,财物已被刮占得一干二净。

&ep;&ep;周仁清手里,便只剩下一颗眼大的白玉珠子。

&ep;&ep;那颗珠子原本通体润白,到了周仁清手里后就出现了一抹红色,玉中像是有水一样,还生了气泡,随着日久那抹红色也扩散得愈开,他喜爱非常,日夜不离身侧。

&ep;&ep;尽管如此依旧有小人盯上,一日周仁清离家对账,有人摸进他房中被他当场撞见,是他最年轻的族叔周寻业,周寻业拿起珠子就往白神江边跑,周仁清连忙追赶。

&ep;&ep;话说这白神江,本是栾江的支流,百年前天家派人治水,在江底打捞出一块白玉,状似游龙,于是人们自发在江边修了庙,世代供奉,尊为水神,此江也被命名为白神江,白水村也因此而来。

&ep;&ep;周寻业本想划船而去,没成想周仁清就那样直直追到了江里,眼看要被江水吞噬,他只能下水救人,那颗白玉珠子也因此沉入了白神江,再无踪迹。

&ep;&ep;周仁清经此一遭,不过十岁年纪就在里正的见证下签了文书,自立一户。

&ep;&ep;他承父业做了木匠,又醉心天文术算,十六年后已是乐安府有名的风水师,他清俊风逸,言之有物,乐安府每有朝廷指派的选址动土诸事宜,召集名单上,必有周仁清的名字,他从此发迹,寻常人再想得他的木工已是不能了。

&ep;&ep;照理说业已立,该成家,周仁清早已过而立之年,却并未娶妻,媒人几度上门,他都拒了,再后来,干脆说自己命格奇特,专克亲近之人。联想到他出生丧母,幼年丧父,周家败落,众人也偃旗息鼓。

&ep;&ep;......

&ep;&ep;周仁清赶回家已是三更了,他婉拒了韩老爷的留宿,回到了乡下。他并未搬家,仍住白水村,不过又在老宅重修了三间瓦房,铺了青石地。

&ep;&ep;此时夜深人静,小路上只有他手中幽幽的灯火,被子月的冷风吹得飘忽不定。

&ep;&ep;家中小仆怀生听见动静,忙起来迎他,想要替他取下斗篷。

&ep;&ep;“不用,你把牛套了,我再出去走走。”

&ep;&ep;“爷您慢点儿,注意脚下。”

&e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