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荒山之后,张寻在山脚处一块巨石之上用剑刻下四个大字“仙路何寻”然后对众人说道:“眼下这座荒山将是我们新征程的起点所在,我希望大家能在这里得到自己心中的答案。仙路迷茫,该往何处寻?这是困扰每个修士的问题。我们每个修者都要深思,找到自己的道途所在。这座荒山眼下一片荒芜,让我们携手齐心,共建美好家园。”

张寻让弟子们各自在山中找个地方,一年内自行建设。来到山顶,此时张寻身边只有馨岚、小雪还有胡仙儿。胡仙儿向张寻问道:“你来这荒山,欲把宗门立在这里,想必是有洞天福地在吧!那你为何还要让那些弟子来建设呢?”张寻说道:“我之所以让那些弟子亲自动手建设,有两点考虑。一是让他们知道一切资源来之不易,感悟天地造化之功;二来,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什么样的居所和练功环境适合他们修炼。洞天福地产生的是美是好,但未必就适合宗门的定位,加以引导是必须的。”胡仙儿说道:“倒确实是这样,那我和馨岚一起就在东边建设丹峰好了,开辟一座药园以备炼丹之用。”小雪则去了西面建设符堂,张寻则去了悬崖旁,在这静思己过。

半年过去,荒山彻底变了样子,尤其是丹峰,各类药草种植下去之后,现在已然该发芽的发芽、该长叶的长叶、该开花的开花、该结果的结果,一片生机盎然。符堂、练器堂等建筑也已建成,随时可以投入使用。铭道之风小队也分成两班人马,分别负责开垦灵田和栽种树木。总之一片欣欣向荣,荒山变成仙境。

一直在思过崖闭目思过的张寻随着一声雷鸣之音睁开了双眼,当然不是真的在打雷,这是道心的振动。就在刚才,张寻又找到了自身的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自己一直都是在以做任务的心态修炼,没有以道心来引领自己。来到异世以后,自己一直像在玩游戏一样,把道途分解成一项项任务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自己真的把这些当成了任务,甚至为了完成任务去采用一些过激的手段。半年的静思,张寻想通了,那雷鸣之音就是道心的回应。

张寻想起了周易之中反复提到的一个词“无咎”,无咎的意思不是没有过错,而是善补过,最终做到问心无愧。张寻知道自己是没达到无咎的境界的,就说文道好了,自己除了寻找文道七种以外难道就真的不能再做些什么了吗?当然不是,自己以前只是在找借口。事情难成不是不去做的理由,荆轲刺秦,虽千万人吾往矣!孔明出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才是士的典范。文道七种在强秦压迫之下都能为振兴文道而奋发有为,自己在蓬莱仙岛这么宽松的条件之下却不为文道发展贡献力量,有愧于心啊!

文道的兴旺绝不仅仅只是靠著书立说就能实现的,教化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考核标准。自己既然选择了建立宗门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那就要尽职尽责,用心去栽培宗门弟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不管不问,任其发展。张寻给自己定下规矩,接下来的半年里自己必须每日给弟子们传道授业解惑。张寻首先给弟子们讲解了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逍遥游》以及自己对阴阳和五行的感悟,然后又解答弟子们修行中遇到的疑问和困惑,最后根据自己对每位弟子的了解去单独指点修炼或传授技艺。

张寻由于醉道传承的缘故,所学甚杂,让弟子们对他们的宗主感到深深的佩服。尤其是十四名铭道之风小队成员更是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加入寻道宗,要不哪里能受到现在这般如此系统面的指导。众弟子之中收获最大的是霍文瑛,她是为战斗而生的人,以前只能在战斗中成长。但人不可能永远处于战斗之中,张寻为她找到了平时能用的提高自己战力的方法,那就是绘画。于是漫画这一形式在蓬莱仙岛诞生了,霍文瑛在脑海中想象着战斗的画面,并用笔画出来,让她对招式有了更本源的理解,她才知道战斗不光是靠本能,思维也同样很重要。

在这半年里,张寻感受到了为人师的快乐,教书法,教绘画,教阵法,只要是自己拿的出手的技艺,他都十分愿意教给寻道宗的弟子们。不但弟子们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张寻自己在教学之中也巩固了各项技艺。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做的还有很多,奠定一个宗门的底蕴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张寻把山上所有人都召集在一起,举行了寻道宗第一次会议。张寻首先说道:“各位,我们来到这座山足足一年了。这一年里大家不计得失,辛勤耕耘,寻道宗这才在这站稳了脚跟,有了几分宗门的样子。今天把大家召集在一起,主要是商议宗门招收人员的问题,欢迎大家各抒己见,为宗门发展出谋划策。”胡仙儿最先发言说道:“我认为这次我们完可以招收一批具有灵根的孩童从小开始培养。一来,这些孩童就像一张白纸般干净,不良习惯还未养成,更方便我们去教导;二来他们成长起来后对宗门的归属感要强的多,毕竟他们的一切修炼所需都是宗门供给的。”张寻说道:“胡供奉的考虑很有道理,孩童的可塑性确实要强一些。本宗主觉得这次宗门可以采取新的方式来培养新进弟子,就是先不给他们分峰分师父,而是像俗世中学堂那样由我们这些人分别给他们授课,等他们长大后再进行双向选择,即我们可以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