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寻用了三天时间在武当金顶立碑刻字,太极拳、太极剑至此回到了它原本的发源地。大功告成之后,张寻把郭文忠找来,询问他是否有意学习太极拳和太极剑。郭文忠在那盘龙遗址之中亲眼看到太极拳的威力之后,就对太极之道颇为向往。如今师尊要传授他太极拳和太极剑,他当然愿意学啊!

张寻也是考虑良久才决定教自己的第一个徒弟郭文忠太极拳和太极剑的。毕竟郭文忠是拥有赤子之心的人,这样的人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结局往往都很悲惨。“方正之士,人人称羡。敬而远之,成不了事。”这两句话就说明了这样的人是不合于群的,张寻希望能用太极之道潜移默化的影响到自己的徒儿郭文忠,从而改变他的命运。

在开始教郭文忠太极之前,张寻拿出一枚铜钱递给他,说道:“为师留一个问题给你,这铜钱外圆内方隐含了什么做人的道理?你晚上好好想想,三天后告诉为师你的答案。白天就看看这太极道法碑,先不要去看太极拳、太极剑,好好理解为师对太极之理的诠释,能参悟多少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说完之后,张寻就去了书房打开羊皮宝图研究起来。

郭文忠知道,这就是师尊对自己的考验了。通过了,自然会得到师尊的真传;若师尊不满意,恐怕就要跟着碑学了。不得不说拥有赤子之心的人,一旦确定了目标,学起来是很快的。想想也是,这些人本就得到天道的祝福,资质悟性都极好,又没有什么杂念,一心向道修炼起来能不快吗!三天里,白天对着太极道法碑参悟太极之理,夜晚则闭目思考外圆内方的启示,随着第四日的朝阳升起,郭文忠对师尊太极道义开篇第一句“一阴一阳谓之道”有了一丝明悟。

张寻整整三天三夜研究那羊皮宝图,毫无眉目,也不知道究竟是自己没找对方向还是见识不够,反正是完看不懂这藏宝图。天亮了,张寻暂时将此事放下,就去了太极功法碑那。郭文忠行礼之后,张寻说道:“文忠,现在把问题的答案告诉为师吧!”郭文忠答道:“师尊,徒儿认为这外圆是指要磨掉棱角,要圆润是对人的,内方是说要坚持原则,是对自己的约束。”张寻说道:“圆作圆通之解更好一些,只要不违反原则的都可以商量,有时才能把事办成。好了!文忠,现在随为师练拳。”

张寻每日只是晨练的时候领着郭文忠打三遍太极拳,而后就让他自行去练去悟。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就是这样,倒不是张寻想偷懒。郭文忠悟性不错,又足够刻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还有太极道法碑供他参悟,学起太极拳来还是挺快的。只是半年就练至小成了,让张寻十分满意,于是就开始传授太极剑,依然是每日清晨示范三遍。半年之后,张寻演示太极剑时,太极剑境自然形成,显现出来的太极图给了郭文忠启发,随之太极剑意小成。张寻说道:“文忠,如今你的太极拳意和太极剑意都已然小成,接下来你就自行修炼吧!为师和你四位师母要去神农架一趟。”郭文忠应道:“是,师尊,徒儿一定勤加练习。”

原来,前几日张寻终于破解了羊皮宝图的奥秘,太让人惊喜了。神农氏这个称呼实在是太如雷贯耳了!那可是和公孙轩辕一道并称为炎黄二帝的存在。张寻没想到自己只是想回前世的故乡看看,居然就撞到了这样的机缘,真是好运啊!张寻告诉自己的四位夫人后,小雪、碧荷、玉婵三女还好,只是惊讶了一下,身为炼丹师的馨岚那激动,那高兴劲儿用言语都不足以形容。是啊!说起控火、辨药、炼丹三大丹师技艺,炎帝神农氏那绝对是古往今来三界第一,丹师一脉公认的祖师。如今知道自己有望获得丹祖的传承,也难怪馨岚如此表现了。

神农架离武当山没有多远,张寻和四女为了不引人注意,就没有御剑飞行,而是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一路翻山越岭到了原始森林的入口。羊皮宝图严格来说其实并不是藏宝图,张寻花了一年时间破解只得到了一个典故“神农尝百草”罢了。炎帝神农氏以身历险尝百草的地方正是这片原始森林,所以张寻和四女来到了这里。

进入原始森林,那浓厚的灵气比之秘境都只强不弱,再加上自神农氏之后再没有人迹到过这里,故而一些药材年份都达到了五千年。哪怕是原本比较普通的,只可用于凡夫俗子的药材,年份达到五百年就可用于练丹了,更何况这五千年的药材,那就更为珍贵了。馨岚这个练丹师是高兴坏了,拿出药铲在张寻和三位妹妹杀死和打跑守护药材的妖兽之后,就小心翼翼的挖取然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玉盒之类的容器里。五千年的何首乌、灵芝、人参等等药材足够馨岚突破到练丹宗师所用了,虽说目前馨岚仅仅只是一个练丹师,连大师都不是还无法发挥出这些灵药的药性,但是可以把这些药材储备起来啊!

张寻和四女就这样走走停停,半个月后在林子深处发现了一个山洞。入内之后,张寻竟然见到了传说中的狐狸精,那美貌,那媚态让他差点把持不住。原来这头灵狐当年受了重伤,被炎帝神农氏遇到,就治好了它的伤,灵狐为了感恩就认炎帝神农氏作了主人。后来炎帝神农氏神格已成,不能留在这里了。在这山洞里留下了神农三宝后把这头灵狐留在这山洞静待有缘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