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寻是个言而有信的人,既然当初进宫面见周王时,为了方便查案,说要考证前史。周王当真了,还给了一个史书编撰的官职,那自己就把《史记》抄出来。好在春秋之前的篇幅并不太长,两个月就完成了。周王看到《史记》,高兴坏了,对张寻是赞不绝口啊!不过周王也知道他看到了《史记》,张寻就到了离开的时候。张寻一家人离开洛阳去了郑县,参加了白温和白玉莲的婚礼。白温这个屌丝终于完成了逆袭女神的壮举,可谓“守得云开见月明”。喝完喜酒,张寻还是拿出“种子”标配一套古本四书五经交给白温,并约定第六年的春分在鲁国莱芜西城门见,第二天就离开了。

张寻想到自己一家人这些年一直都在黄河流域,是时候去长江流域了,都道是“江南好风光”。那下一站就去夏国好了,杭州、苏州、扬州等等,还没有去了,光想想地名就令人神往。

依然是边走边玩,两个月后到了夏国境内。看到长江的那一刻,张寻莫名的激动,前世他就是在长江边出生长大的。再次看到长江,还是在异世文昌大陆,有种前世里打工多年回到家乡的感觉。

张寻心情平静下来后,对着四美说道:“以往去哪都是我决定,这次你们来决定吧!杭州、苏州、扬州三选一。”文欣说道:“馨岚姐姐最拿手的女红不是苏绣吗,我们就去苏州好了。”张寻望向馨岚见她没有意见就说道:“好,那我们就去苏州。不过苏州有名的可不是只有刺绣,苏州园林可是天下一绝,我还知道苏州面也很不错。和北方面粗旷不同,苏州面讲究精细。”见张寻在那说的有模有样的,馨岚说道:“夫君,你没来过怎么知道的?”张寻只好编一个了,就说道:“我那师父平生最喜欢吃,一生云游大陆各地。吃遍天下美食后,就写了一本书,名叫《吃货行天下——舌尖上的文昌大陆》。我看过,就知道了。”四美笑道:“夫君,你这师父真有趣,哪有自己称呼自己“吃货”的,真是个怪人。”张寻说道:“四位夫人,你们不觉得这样称呼很生动很形象吗。好了,明日我们一家人就能到苏州了,我想张行他们四个也会喜欢的。”馨岚说道:“他们只要有玩的,哪里都喜欢。夫君,这夏国的“种子”我们该往哪去寻?张寻说道:“走一步看一步好了,我们已经够顺利了。接下来的四位我想才是真正的考验,我们还是先享受生活吧!”

一日早上,张寻一家九口抵达苏州。正是吃早餐的时候,于是张寻说道:“苏州人的一天是从一碗面开始的,我们既然来到此地,就入香随俗吧!”张行问道:“爹,这苏面有什么特别吗?看您一幅很期待的样子。”张寻答道:“这苏面最有特色的就是“浇头”了,和北方的打卤面不同,这里的“浇头”大都是水产。最有名的诸如爆鳝鱼、爆虾仁、鲜鱼之类的,味道相当不错而且有营养。不说了,前面就是“裕兴记”了,他家的三虾面最为正宗,你们吃一碗就知道了。”

张寻一家人进了这家苏州鼎鼎大名的面馆,张寻和四美一张桌,张行他们一张桌。本来一路风餐露宿,就都有些饿了,再听了刚才张寻对苏面的赞美,就更盼着自己点的面快些上来。没有一会,小厮就把九碗三虾面分别放在了每人面前。除了张寻,四美四小八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苏州面,还没动筷子,仅仅见其色、闻其香就知道味道差不了。张寻笑道:“面是用来吃的,都动筷子啊!”于是一家九口开始体验着苏州人的精致生活。

吃完面,张寻就带着四美和四个孩子逛起了苏州城来。没走两条街,就发现这苏州和北方大城不同。这江南水乡水网密布,张寻就干脆租了一条大点的船,一家人在船上,叫船家慢慢划,细细打量着两岸的江南民居,很是惬意的享受这闲暇生活。张寻问道:“船家,你知道在哪能租到这样的江南民居吗?”船家道:“这城中有没有我不知道,不过过了前面那座桥就是近郊了,那里应该有。”张寻说道:“船家,不瞒你说,我们一家人都是鲁国人,对这苏州一无所知。不如我们租你这船三个月,再加你一千两银子,你帮我们租一栋民居如何?”船家说道:“那好,这三个月我就跟着你们一家混饭吃了。”

一个时辰以后,张寻一家人就住进了苏州近郊的一楼三层的江南民居。如果没有船家这个本地人的介入,绝对不可能这么快。而且张寻一家要想畅游苏州,也离不开船,于是张寻才有了刚才和船家的一番对话。孩子们先是各自选了一间房而后就和张寻打个招呼就出去玩了,张寻则和四位夫人坐在一楼大厅讨论着接下来的安排。张寻说道:“我们这次来苏州只当就是来游玩的好了,反正现在我丝毫感觉不到“种子”要出现的征兆。还有六年,不必急于一时,何况急也急不来。”馨岚说道:“夫君,你想的开就好,我们还担心你会心情不好,意志消沉呢!”张寻说道:“为夫我都是四十岁的人了,不再是当年那个小年轻了。你们不要担心我,还是规划一下我们在这苏州的行程吧!趁这天下未乱,好好体验这“小桥流水人家”的苏式生活。”馨岚说道:“反正我们要在这待上三个月,就到处走走看看呗!还规划什么?”张寻说道:“馨岚说的是,为夫太着相了,不是什么事情都要事先规划的。”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