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谁知等到下山当日,苏锦瑶皱眉看了一眼那些花花绿绿的衣裳,道:“懒得换了,就这样吧。”

&ep;&ep;最后就这么穿着道袍上了马车。

&ep;&ep;秋兰本是担心提前换好衣服会弄脏弄褶了,所以特地等到要出门前才让她挑。哪知道她嫌麻烦,竟然就这样出了门。

&ep;&ep;她急得跺脚,忙喊楚毅:“将军,你快劝劝,让小姐随便换一身,好歹别穿道袍啊!”

&ep;&ep;楚毅却亲手把斗篷给苏锦瑶披上,道:“小姐想穿什么就穿什么。”

&ep;&ep;说完便陪她一起走了出去。

&ep;&ep;秋兰悔不当初,只怪自己没提前选好,早起时就让苏锦瑶换上。

&ep;&ep;眼看着两人渐渐走远,她只能让人匆匆把那几件衣裳收了起来,急急忙忙地跟了上去。

&ep;&ep;…………………………

&ep;&ep;苏家为了给自己造势,早早就把苏锦瑶要回京的消息散了出去。

&ep;&ep;如魏氏所料,那些官宦之家的女眷们又开始热络起来,结着伴儿地往他们苏家跑。

&ep;&ep;楚毅与苏锦瑶的事在这半年间已经人尽皆知,连民间百姓都知道,他为了苏家这位大小姐,隔三差五就去归元山。

&ep;&ep;如今这位大小姐总算要回来了,没见过她的人都想见见,到底是怎样的倾城之姿,才会让楚大将军时隔七年仍念念不忘。

&ep;&ep;到了苏锦瑶要回京这日,有人一早就等在了城门口,有人则守在了回苏家的必经之路上。

&ep;&ep;当然,人最多的还是苏家家宅附近,甚至有小贩在路口摆起了摊。

&ep;&ep;苏府内院,苏常安也有些紧张忐忑,一次次探头往外看。

&ep;&ep;又在门口来回走了一遍之后,他转身问魏氏:“派人去接了吧?”

&ep;&ep;魏氏正给苏锦颐整理衣裳,闻言白了一眼:“能没去吗?我又不傻。”

&ep;&ep;只是苏锦瑶并不愿让他们苏家人去接,已经拒绝过了。

&ep;&ep;所以她让人守在了城门口,既不至于让苏锦瑶反感,不肯下山,也不至于让人看出他们和苏锦瑶的关系十分僵硬,水火不容。

&ep;&ep;反正进了城之后,苏锦瑶总不好当着所有人的面把苏家派去的人赶走。

&ep;&ep;不然她人还没进府,不孝的名声只怕就要传遍大街小巷了。

&ep;&ep;至于苏锦瑶自己心里怎么想,魏氏压根就不在乎。

&ep;&ep;她志得意满,抬手扶正女儿头上的簪子。

&ep;&ep;“她这个做姐姐的当初害得你们只能远嫁,在夫家都抬不起头来。如今虽已不能改变你们的婚事,却也算是弥补一二。你们此次回去之后,就再也不用看婆家的脸色了。”

&ep;&ep;没准儿以后还能借助楚毅的关系,把两个女婿安排到京城来。

&ep;&ep;届时女儿便也可以跟着回京,他们又能时常团聚了。

&ep;&ep;魏氏心里算盘打的噼啪响,看了一眼仍站在门前眼巴巴望着外面的苏常安,道:“你总站在那干吗?知道的说这是女儿回来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等什么贵客呢!”

&ep;&ep;说着自己先坐回到了主位上,端起茶杯慢悠悠地抿了口茶:“再怎么傲气又有什么用?有本事就真别回来啊。若不是看在她姓苏的份上,我都不让她进苏家的门。”

&ep;&ep;第17章回京&ep;恭迎大小姐回府

&ep;&ep;从归元山回京,要先进东城门,再入永安门,进了永安门往西,便是通往苏家的路。

&ep;&ep;因为苏家提前透露了消息,这日从东城门开始就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人。

&ep;&ep;城门口搭着的茶棚生意火爆,店家在大锅里煮着滚滚的茶汤,伙计用木盘托着一碗接一碗地往外送,冬日里硬是忙出了一身汗,脸都红了。

&ep;&ep;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来了,来了!”

&ep;&ep;原本或坐或站的人乌泱泱往外涌去,险些把端着木盘的伙计挤个跟头。

&ep;&ep;众人一个个探头探脑地往外瞧,却见平坦的官路上除了三三两两的人影,并无大队车马踪迹。

&ep;&ep;“哪呢?”

&ep;&ep;“谁说的来了?唬人呢吧?”

&ep;&ep;“你们往远处瞧啊,”先前喊话那人说道,“那片雾里,有马车还有护卫。我若没看错,打头的人穿的就是将军府下人的衣裳,那马车里坐的肯定就是苏大小姐了。”

&ep;&ep;众人眯着眼往官路尽头仔细瞧,好半晌才终于有人分辨出其中确实有车马踪影。

&ep;&ep;“这你都能看见?千里眼啊?”

&ep;&ep;有人笑着打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