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第二天临行时,玉钩来送我。

&ep;&ep;她抱着宁夜寒送她的碧眼雪狐,有些嗔怪地看着我:“若不是我昨日正好编完了舞去找你,你是不是就准备独奏给门主听了?

&ep;&ep;我笑着赔罪:“不是怕你编舞没这么快么。”

&ep;&ep;她瞥了我一眼,顺了顺狐狸毛,说:“这次就不跟你计较啦,但若有下次……嗯?”

&ep;&ep;我忙摆手:“绝对不会有下次了,我保证!”

&ep;&ep;“这才对么。”玉钩笑了,一双柳眉弯似月牙。

&ep;&ep;在这雪域天山,唯有在她面前,我才能感到一分真诚。她永远不会隐藏自己,但又懂得分寸,不会做出过分骄纵的事。这样的朋友正是我需要的。

&ep;&ep;“不过这首‘流云’作得真是好极了,我才有灵感连夜编完舞,才得了这只可爱的小家伙。”雪狐大概是困了,打了个哈欠,雪白的小脑袋直往玉钩怀里钻,玉钩被它逗乐了,“好了,你怕是早等不及想回江南了。唔……你具体去哪里?”

&ep;&ep;“楣城。”

&ep;&ep;玉钩的眼睛亮了一下,我知道那是她的故乡。

&ep;&ep;“需要我帮你去看看你娘亲么?你有没有什么东西要带给她?”

&ep;&ep;玉钩咬了咬唇,取下手上的玉镯和头上的金簪交给我:“麻烦你了,如烟。”

&ep;&ep;我接过,笑了笑:“我们之间还讲什么客气呢。”

&ep;&ep;玉钩也笑了,说:“如烟,替我多看看江南的杨柳。”

&ep;&ep;我点头,然后转身上了马车,玉钩的身影渐渐缩小,最后湮没在漫天大雪之中。

&ep;&ep;宁夜寒终会做出选择,她可能可以回到四季如春的江南,也有可能只能永远留在冰冷的雪山了。而我呢,最后的我,该何去何从……

&ep;&ep;一行半月有余,当阳光重新洒满我的全身,我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太灼热的阳光,我不禁伸手去挡,可它们依然透过我的指缝,灼伤了我的眼睛。正当我手足无措时,小若上前为我撑开了伞。我苦笑,太久没感受到江南的温暖,竟变得有些生疏不适应了。

&ep;&ep;我想先在城中转转,找找玉钩所说的“红云斋”在哪里,便命随从神诀门弟子先去摇光堂探看情况,只留了小若为我撑伞。我用一块紫纱遮住半边脸,便朝城中走去。

&ep;&ep;小时候,大概才十岁时,我曾陪一个人来过此处。时隔十四年,这个小城仿佛没发生什么太大的变化,依旧喧闹非凡。

&ep;&ep;我静静走在街道上,两旁不时有人投来疑惑的目光,小若都警惕地回瞪过去,我只笑不语。

&ep;&ep;这就是俗世,鱼龙混杂,却充满生机的俗世。天山上神诀门弟子何其多,但总让我觉得没有生气。远离烟火太久果然会失去人情味。

&ep;&ep;红云斋不是很难找,我正向哪儿走,突然看见旁边有一个小摊在卖画,一把折扇被展开挂在竹板上展示,上面题了一首诗,我只看了一眼便愣住了。

&ep;&ep;那再熟悉不过的字体……会是他么?

&ep;&ep;我快步走过去,取下那把折扇,上面题的是:花开又花落,转眼已三生。仗剑寻四方,天涯歌一曲。

&ep;&ep;我轻抚着这些苍劲的字体,心中有些酸楚。

&ep;&ep;“小姐可是看中了这把折扇?”摊主凑过来,“这字写得实在是好,小姐买了绝不会吃亏的。”

&ep;&ep;我轻笑,亏他还有些眼光,没辱没了这好字。

&ep;&ep;我问:“这字是谁写的。”

&ep;&ep;“哦,是一位长得挺俊的公子,我也不认识他,那天他路过,见这里有笔墨,就随手在这折扇上题了诗。”

&ep;&ep;我看着折扇,低声问小若:“那个人,近期有消息么?”

&ep;&ep;“有的。”小若答,“前几日有人来报说他才经过了楣城。”

&ep;&ep;那就是他,没错了。

&ep;&ep;“老板,这扇子我要了。”

&ep;&ep;“好嘞!”

&ep;&ep;小若随手丢去一锭银,我说不用找了,摊主笑得合不拢嘴,连道了好几声谢谢。我将折扇收进袖中,步入一旁的红云斋。

&ep;&ep;迎上来的是一个体态微微有些发福的中年妇女,但皮肤保养得很不错,细看这五官,与玉钩竟有五分相似。

&ep;&ep;“小姐买胭脂?要什么色儿的?我们这儿水红色的最好看了,还有正红,嫣红,小姐尽管挑自己喜欢的,价格绝对公道。”

&ep;&ep;我随意一瞥,见她腰间带系着个暖黄色秀合欢花香袋,已有些掉色脱线,显然已经用了很久了。玉钩曾说,她的母亲用的最惯的就是这样一个香袋。

&e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