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荣枯想了想,决定还是出去和吴公公一起找找李安然——元容和他下了一天的盲棋,晚饭啃了两个胡饼,便合衣倒头就睡了。

&ep;&ep;果不其然给他们二人在田埂上找到了坐在胡床上看晚霞的李安然,翠巧也没大没小的和她并排坐着,主仆二人,一个左手撑脸,一个右手撑脸,两个脑袋撞在一起,你贴我我贴你。

&ep;&ep;“这么好的良田,居然都是附近寺庙的私田,世家都没有这么好的私田。”李安然嘟囔。

&ep;&ep;寺庙占了良田,农户只有薄田难以糊口,只能做佃农来租寺庙的良田种,碰到荒年收获的田产可能还没有要上缴的租金多。

&ep;&ep;而且寺庙光明正大的做起了生意,私驿赚的钱,多拿去放贷,利息还不低。

&ep;&ep;“还放贷。”拔草。

&ep;&ep;“吃着供奉,骗着香油钱,还不交税……还放贷。”李安然把自己脚边的杂草皮薅秃了一块。

&ep;&ep;荣枯:……

&ep;&ep;他道:“僧人自有戒律,沙弥戒中本就有一戒是‘不蓄金银财宝’,放贷自然也非修行者所为。”

&ep;&ep;他曾经挂单的云上寺在他刚刚来的时候,也曾经有僧人放贷,因为也算作是寺庙供奉僧团的收入,所以僧团长老们多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

&ep;&ep;他来到云上寺之后,多次在辩法会上和放贷的僧人辩论僧团染指世俗财货,扭曲其为“供奉”会带来何种恶果,次次皆是大胜,逐渐云上寺僧团之中,对于放贷一事的争论也就多了起来。

&ep;&ep;之后,他又从茶田、农田,以及云上寺开设的私驿收入几个方面,根据云上寺僧人日常的开销,放贷利息等等做了一个粗略的计算,驳倒了“放贷收入也是为了供养僧团”这样的歪理,才在一年之内,让长老们否决了放贷这一条,并且将其加入寺规之中。

&ep;&ep;为此,他确实引来了不少仇视,只是愿意跟随他,听他讲经、跟他修行的僧人也不在少数。

&ep;&ep;所以,才会招来如今的那一场因果,他倒也并没有什么好后悔的。

&ep;&ep;李安然抬起头来,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荣枯:“唉。”

&ep;&ep;荣枯浅笑:“殿下怎么又唉声叹气起来了?”

&ep;&ep;李安然:“我——”她欲言又止。

&ep;&ep;一边的小吴公公等不及两人打完禅语机锋,向前了两步,弓着背,对着李安然道:“大殿下,圣上……让奴才给您带句话。”

&ep;&ep;李安然道:“什么?”

&ep;&ep;“嗯……圣人是这么说的,若是大殿下您不故意拖着日子回京,那这句话自然也就烂在奴才的肚子里了……若是您……”小吴公公满脸的汗,小心翼翼地瞥了一眼李安然的脸色——夹在这对父女中间,这日子是真的难过。

&ep;&ep;“无妨,说吧。”李安然宽宏大量地摆了摆手。

&ep;&ep;“圣人,圣人他,就将您心爱的彪子,接进宫中养着。”

&ep;&ep;李安然:……

&ep;&ep;彪子是她当年打东胡的时候,驯养的一只白羽海东青,羽丰神俊,让同样喜爱猛禽的李昌十分眼馋,总想要过去把玩。

&ep;&ep;李安然就没让他如意过。

&ep;&ep;李安然来雍州,并没有带彪子,而是把它放养在了永安上林苑。

&ep;&ep;……得了,在李家的猛禽爱好者圈子里,谁不知道有一种鹰,叫圣上养得鹰,她又不是没见过阿耶养得那群鹞子,一只只肥得和个球似的。

&ep;&ep;真让阿耶把彪子弄到手,不出三个月,彪子就从海东青变成走地鸡了。

&ep;&ep;可恶。

&ep;&ep;为了让自己准时回家,不要错过踏青宴,他居然抓鹰质。

&ep;&ep;第15章这世间的缘分,只要一面便尽了岁……

&ep;&ep;车队到永安城外头的别宫是在四月初,荣枯因为是在受不了马车颠簸摇晃,所以干脆下车步行,跟着车队。

&ep;&ep;元容见荣枯下去了,自己一个人坐在马车里也没有什么意思,便带着一卷荣枯注疏的经卷,也下来,一边走一边和荣枯讨论:“法师好文采。这里写的精妙……”

&ep;&ep;前头李安然打马回来,恰看到荣枯头戴着遮阳斗笠,手持竹杖跟在车队边上,边上元容歪着个发髻,虽然走得满脸汗,却兴致高昂。

&ep;&ep;两人不知不觉已经落在了车队后面。

&ep;&ep;车队自然不会因为这两人落在后面就停下脚步,只是后面的护卫向前报告了一下,李安然就骑着马往回走了一段。

&ep;&ep;“法师和叔达好兴致呀。”李安然骑在马上笑道,随后便从马背上翻下来。

&ep;&ep;随着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