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

朱元璋愣了愣,他还是第一次听见这个名字。

马皇后也是一脸懵逼,忍不住说道:“这条路……怎么还跟我一个姓?”

朱元璋放声大笑道:“哈哈哈哈……莫不是夫人娘家斥重金给和州修建的?所以才以马氏名讳命名?”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微微躬身低头行礼,并补充道:“回禀主人,这马路的来历,属下也打听清楚了。”

“据说这种马路,主要是为了方便马车行走的宽阔平整的道路,故名‘马路’。”

朱元璋眉头一挑,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正当此刻,他又注意到在这马路之上,唯有马车行走在中央。

道路两侧,皆是行人行走。

甚至!还区分了来去不同的方向!

入城之人,行走靠右,出城之人,行走靠左,冥冥之中,道路上的行人走的极有章法!

这个措施既能保障行人与马车的安,又能使得百姓的出行更为便利,可谓是值得整个大明所有州城学习模仿的典范!

朱元璋眼中充满赞赏之意,脸上也掩盖不住心中的震撼,微笑道:

“咱回去以后,便让天下州城效仿和州官道,无论是修建工艺还是这种行走的……规矩,原封不动地让各州官员严格执行。”

马皇后补充道:“重八,你考虑的真周到。”

毛骧更加佩服这位皇帝,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百姓,他说道:“主人圣明!”

而朱元璋此时此刻,内心却对这个和州的知县何深,充满了好奇。

区区一个知县,究竟是怎样修建出这种领先国的“马路”的,而且还有那马车与行人自行避让的规矩,又是如何想到的?

大明律法都未将民生之计思考得这般详细,他一个小小知县,竟有如此胸襟和策略,实乃人才。

朱元璋沉声道:“毛骧,陪咱走走!”

“是!”

朱元璋,马皇后,并肩而行,走在马路右侧,锦衣卫指挥使毛骧神色恭敬,走在两人身后,观察周遭情况。

说实话,毛骧心中也是饱受震撼。

不仅惊叹于这马路之神奇,更惊叹于……这么偏远的和州,治安竟然如京城一般好。

方才他骑马入城,家家户户门窗大开!

人们院子里面晒着各种香肠腊肉,家家户户院内鸡鸭兔各种家畜豢养着。

过往行人衣着亦是光鲜亮丽,街景繁华,居民们个个笑脸相迎,俨然一副盛世景象。

即便是京城,也未必有和州这般……繁荣昌盛。

更令毛骧疑惑的是,他方才只进了城门十来米,还未继续深入查探城内情况,只是放眼望去,城中心似乎有数十丈高的楼阁伫立着,仿若那琼楼玉宇……

而且那楼阁外形清奇,是毛骧从未见过的样子……他此刻也相当好奇,想要随朱元璋一同前往探知一二。

眼看着距离入城还有一里多的路途,朱元璋心中愈发期待,亲眼见到那位知县何深的景象。

他有好多问题,想要当面询问!

就在这时,城外的麦田当中,忽然传来一阵连绵不断的巨响。

“轰隆隆!!!”

“轰隆隆!!!”

“轰隆隆!!!”

伴随着接连不断的巨响,远方的麦田之中,陆续有黑色烟雾在半空之中不断升腾。

眼看着远处浓烟弥漫,却还有数十人面不改色地朝那黑烟升起的方向缓缓走去,朱元璋脸色微变道:

“锦衣卫何在?!速去救人!”

眼看着这声势浩大的黑烟不断席卷,朱元璋心中也为周围的百姓们捏了一把汗。

他顾不上自己身上的华服锦衣,更不在乎自己乃是九五之尊之躯,一步迈出,从马路上迈入麦田的田埂,一路小跑朝黑烟遍布的地方走去。

那里还有几个稚童正在玩耍打闹,丝毫没有察觉到身后的黑烟……

“主人小心!”

“重八!你小心哪!”

马皇后花容失色,掩嘴惊呼,目瞪口呆地凝视着朱元璋远去的背影,只觉得他此刻无比伟岸高大。

毛骧更是片刻不敢懈怠,带着锦衣卫中最精英的几十余人连忙冲到朱元璋身前去,将其护住。

朱元璋等人眼看起火,一个比一个担心。

朱元璋乃是担心百姓安危,其余的侍卫,则是担心这位皇帝的安危。

然而置身于黑烟周围的百姓们,却一个赛一个的淡定。

他们看见朱元璋等人一边惊呼着“着火了!快走!”一边朝自己这边跑来,纷纷用一种看傻子的眼神望向众人。

“瞎嚷嚷什么呢,别大呼小叫的啊,那边儿砖厂在生产石砖呢,这动静算小的了。”

“就是,你们一看就是外乡人吧,别这么大惊小怪的,咱们和州有的是稀奇玩意儿呢,这才哪跟哪啊,要是等你们进了城,那还不得把眼珠子惊出来?”

朱元璋满头黑线,看见百姓们一个比一个淡定,丝毫没有要逃跑的意思。

他这才转头望向黑烟诞生之地,只见烟雾的确少了许多,看样子不是着火,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