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恪说完,身边的曲降阴已经气得脸色煞白。刘怜儿半晌答不上话,她想到了降阴口中曾经说过的林中“乌贼”。

被裘恪管上的御衷仪总比让他再去追管“乌贼”妥当得多吧?裘恪,他有意让怜儿避开更多的繁杂陷阱。

“恩。”见得怜儿同意,裘恪竟有些激动,也不敢再细查怜儿的神色。

“不过裘大人,尽管那位第五代公子有怎样的诡谲之才,本宫也不见得有多少时间在宫外停留。”怜儿妥协了,一个素未谋面的公子还不至于让自己对他极尽猜疑。“被围一事兹事体大,本宫答应,若如追问不得,不会再多加干扰,更何况是大人举荐的能臣。”

“是是……”说着,裘恪边应着边退出了门外。

怜儿和降阴两人,一人坐着,一人侍立在一旁。

刘怜儿许久不见上茶的人,想来裘大人是清楚了,怜儿果真是尝不得茶的味道。不过见少时的怜儿执拗过几次,逢人都谈上几句茶道,这事也就了了。

“公主,这糕点都端来这些时了,您不尝一口吗?”曲降阴一心只在自己身上,总觉得有什么不妥。

“本宫不饿。”裘恪对西夷一族的事情尚且了了,其他的事情,也不值得一提。何况这会儿,连本宫的一举安定都被他说成是计策应付。

也许,这烽火狼烟以及硝烟四起,都是可怖的幻觉。只是,每当午夜梦回,总是辗转反侧。

两人又等了等,降阴似乎想到了不妥之处。“公主殿下,降阴斗胆,不如将您这身小内服侍给换了。”

“还有一些男装,降阴帮您乔装一番?裘恪去的人还未回来,不如出去见证一下盛京的风光,也好过空等此处。”

“不用了。”顺着曲降阴的话,刘怜儿一时也察觉到了自己的顾虑。

小丫头有些不解,让怜儿一时无语凝噎。紧接着,怜儿接过了她剩余的提议。“这次出来,本就是一块宫令帮的忙,越少人知道越好。”

“他人如果问起,不要暴露身份。”怜儿拿起桌上的糕点,正欲浅尝。

“是。”曲降阴又应和,不时开心地伸手往桌子上掰糕点,被怜儿接过,连着盆子都端给了她。

门外有了些窸窸窣窣的声音,怜儿一眼就看到了裘恪府的两个家丁。几番下来,最喜欢的糕点真的只是浅尝一口。

“这御衷仪住在城外酒肆?”其中一名家丁饶有兴趣地说,不时还掩盖着说话的手势,不敢惊动屋宇内的“大人物”。

“是啊,就是京师城外唯一的一家酒肆。”另一名家丁来了事,等着那名家丁的话。“这间酒肆布置虽然简朴,但是消息灵通得很。”

“这御衷仪可是诩帝身边的红人,不住在京师内,住在城外做什么?”

“你不知道啊,这位公子行事诡谲,行踪不定。这样的消息,也可能是不定的。”

“宫里贵人都在了,大人府探听到他的落脚处,难道这第五代公子还会凭空消失么?”谈论声越来越激烈,御衷仪响亮亮的名讳是裘府的“痛楚”。

“那也说不定了。”一人提刀深思,时不时抚摸着光洁的下巴。

“裘府在地方上也算是官邸门户,以裘大人的办事风格,这公子可真有其才了。”怜儿本是缄口不言,裘恪府的“盛情”实难让她不得不隔岸观火。“想来御衷仪是不肯屈就吧。”

“你们在外面说什么呢?”曲降阴几度欲要端了盆中的糕点,听着门外若有若无的讨论,终是在自家主子面前开了口。

“没……没什么。只是大人去了那么久,我等怕是怠慢了‘贵人’。”两人面面相觑,霎时又没有了声音。

许久,这两人侍立在屋宇外,在幽静的裘府中成了一道雕像的风景。那么的正式、那么的重古。

“进来吧。”怜儿说,她的目光早已盯上了门外的两人。

两人唯唯诺诺地进入了议事厅,看着服侍,想着议事厅的位置。怜儿心里有了底,这两个人应该是议事厅左右的侍从,等同于家丁。

“不知贵人有何事?”异口同声地,两名家丁执礼恭维道。“我等听命差遣就是。”

“那倒不必。”怜儿举手示意,眼前两人又没有作声了。

曲降阴放下了手中的盆子,整理了一番,又恢复了宫内小内侍的模样。

“这御衷仪的消息是刚探听到的?”怜儿问,负手而立。

“是的,贵人。”为首一名家丁回答着,另一名家丁默不作声。

“可知这御衷仪来京师所为何事?”怜儿随意一说,只是不想言语之中过于涉入太多。

“每年的选秀之日,公子都会来京师一趟,说是为了一位故人。”为首的家丁一五一十地说道,看来这议事厅不长设。

“故人?”曲降阴不免开口,笑道。“那这京师能有什么故人可以让公子亲自来一趟?不为别的什么?”

“这……”为首的家丁看着小家碧玉的降阴,咽了一口气,又说。“公子的事,小的们不知。”

“那就好。”

曲降阴调笑了一番,在看到刘怜儿的余光之时,忍不住吐了吐舌头。

“贵人有所不知。”为首的家丁又说,随后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