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丰厚报酬

一学期结束下来,赵元庆两口子,可是忙坏了。但是收获也不小,最后周良武除了分配给他们两口子的工薪外,还奖励了他们每人20斗米。也就是说,这一学期他们每人获得了120斗米。共是240斗米的工薪。按当时的价格10斗米可卖4块光洋,240斗米相当于96块光洋。除了半年的生活开销外,有60多块可节余,也算是可观的积蓄。

寒假开始,小孩子们都闲了下来。钱树林开始教钱龙的武功,他也是学了五六年的武功的人,要动作有动作,要架势有架势,是个有模有样的师傅。钱龙以前也学过,不过都不是正式的。现在是上过学的人,也有10多岁了,得好好的学。而钱凤和赵志珍,两姐妹也跟着玩。

赵元庆说:“要学就认真的学,不要贪玩,学点武功将来防身也是好的”。

而赵元庆自己则套着马车,带着钱豆豆在钱庄周围周游玩。说是游玩,大冬天的有什么好玩的,实质上是寻找自己儿子的线索。两口子怎么放得下心啊?一个才5岁的小孩能到哪里去玩呢?可以说沿着周庄、钱庄周围十里内外都找了个遍,还是一点线索没有。

7、愉快过年

赵元庆两口子,改变了行程,往镇上、往县城方向而去,该采购年货了。也为几个小孩买点衣服。钱豆豆为哥哥嫂嫂还特地买了新衣服。

过新年真热闹,家家户户放鞭炮。村才十几户人家,鞭炮声仍不绝于耳,只是都是声音太小而短,而钱家的是大挂鞭炮燃放,是声音大而时间又长。这给山村增添了不少喜庆。

三十晚上团年,钱树林端起酒杯大声对赵元庆夫妇说:“欢迎你们一家人进驻钱庄!祝你们在新年的事业有成,万事如意!”

钱豆豆说:“哥哥嫂嫂!说什么进驻钱庄,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这半年多,多亏了兄长帮忙,我们才得以办学成功,谢谢哥哥嫂嫂!”说罢,她快速的返回右屋拉拿出两个袋子,拿出一个给钱树林说:“哥!这是给你们的!”又把另一个递给孙福玲说:“这个是给钱龙和钱凤的。嫂子请你代他们收下!”这且没有完,赵元庆忙从身上掏出了一个红包,对钱树林说:“哥!这是给你的,请你收下!”

钱树林也不知红包中是什么,拿到手里才清楚是光洋,大概是10块。连忙推开赵元庆的手说:“元庆!你这是干什么?”

赵元庆急急忙忙说:“哥哥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意思,意思!你就收下吧!以后还有很多事情要靠你们呢!”

钱树林说:“兄弟间、兄妹间,互相帮忙这是应该的,不用客气!钱龙、钱凤还要你们关心呢!那样的话我还要给你们送礼了。”

孙福玲见他们兄妹间这么客气,就说了:“买给我们的衣服就收下了,我也不说谢了。以后大家都是一家人了,就不要客气了。省得客气,生活愉快好吗!”

孙福林的话像是总结,说的好,生活得愉快点!

8、增加师资

新年第一件愉快的事是:赵元庆两口子到周良武家去串门,也可以说是拜年。周良武告诉他们两口子,新招聘的老师下学期就可以来上班了。赵元庆太激动了,居然忘记问问新老师的情况,就与钱豆豆回来了。两口子在路上才想起这事,钱豆豆说:“没关系,开学不就知道了吗!”

第二件愉快的事是:有几个新学生来报名,这几个都是原来学过一年左右的,是听说新学校的好才来报名的。来者不拒,都该欢迎。

第三件愉快的事是:周村小学引起了政府的关注,说是要派老师来校任教。不管是否可能,好像不是坏事;

第四件愉快的事是:赵元庆一次性的订到了课本。这比到处抢购课本省了不少力气。学校是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于十六日开学的。当然作为校长赵元庆可是自己到学校做了几天的准备工作的。

开学这天,新来的老师就早早的到了。不过很年轻,他只有17岁,是周村的邻村韩村的人,叫韩小伟,小学毕业读不起中学回乡种地,与周校长好像有点亲戚关系,是周校长推荐来的。小学毕业教小学是可以的,教一二年级不是问题。赵元庆觉得很好,就安排他带四一(2),这样两个班就不用只上半天课了。课程的安排也增加了。赵元庆他把他给自己爱人介绍了一下,就开始报名。

上学期报名的时间长,这学期报名只安排一天。报名是够紧张的,因为收费是交米,必须是一斗一斗的量,然后入库,工作量还是很大的。报名由钱老师管,而指挥运输靠韩老师管。赵老师则自己一手操作。只是二年级的人数已达45人之多,够赵老师辛苦的。

开学后一切正常运转,不过还是比较忙的。

农村办学必需要与农民的需求相结合。例如,农忙季节抢时间抢天,对农业发展很重要。学校就不能闭门上课,而是要关门放农忙假。小学生回家帮助插秧最重要,这是小孩子的特长,插起秧来又快又好。要是让大人干这活,就会听到叽叽喳喳的喊腰痛的声音。小孩子会说我们也腰痛啊!大人就会说:“青蛙无颈,小孩无腰。”

小孩是有腰的,只是他们恢复的快,休息一下就好了。小孩插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