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学的第一顿早餐!

7块钱蛋花饼+2瓶冰露。

由于刚压好的蛋花饼实在是太烫了,根本碰不了,我只好把它晾在桌上,顺便用码字来渡过这段无聊的时光。

其实今天我的事还挺多的。

吃完饭后要到超市里扫荡生活物资,包括且不限于洗衣液、空气清新剂、漱口三件套、新的浴巾和一大包袜子。

(袜子果然是一个学期的一次性用品啊喂!)

那不然?

丢在宿舍沤了两个月的臭袜子你还敢用?

(那倒是……不敢要。)

回去还要先把昨晚洗好的衣物晒好。

然后把衣柜里散发着诡异气息的所有东西全部洗一遍然后晒干。

顺便用空气清新剂以毒攻毒。

再然后就是去体育馆做核酸。

再然后就是……

我那一千字的大学生涯发展规划。

不算多,真不算多,一千字还赶不上我平时写日记一半长。

把那玩意当成一个有主题的日记来写就欧了。

但是要用笔写,这就很为难人了。

虽说也可以打印剪贴……

但我不应该失去用笔写字这个生存技能,尤其是在大学里。

心理本(师范心理)的大二课程多到什么变态程度?

我们在选完所有必修课后,余下的,能够留给我报名自由选修课的学分,只有14分。

然鹅,仅有3门(已经早就选满了的我不感兴趣的)网课是楚楚可怜的1学分。

剩下的全部都是2学分……

意思是没得选!

你还我的哲学导论啊!!!

(化悲痛为食欲)

嗯……

蛋花饼还是那个味道。

虽然说这学期比上学期贵了5毛钱,但总的来说没有偷工减料。

开恰!

胡辣汤,澄澄棕色的勾芡汤汁中悬浮着短而青葱的墨绿色海带,白净的豆腐丝若隐若现,隐隐约约还看得到几粒顽皮的花生米。

浓郁的胡椒味不断刺激着口腔上颚和舌苔,辛辣又刺激,温热中尚存一丝源自胡椒风味的厚重感。

一小碗,三勺两口下肚,已然见底,只好起身再去盛上一碗,这一次不用勺,直接对口吹,烫度正好,最适合一口下肚,比灌江小白还刺激。

自助粥就是这样,三块钱,一个碗,五桶粥,其中一桶不算是粥,但是原理相同,想吃多少吃多少。

我到来的时候,趁着中午的客流高峰过去,厨子们正在大厅内聊着小天、喝着粥。

于是乎,最好卖的皮蛋瘦肉粥,在我到来前就已经被消灭干净,胡辣汤和另外三桶却仍有不少,算不上残羹剩粥。

不小心被呛到一下,因为刚才无意间啃到了一小块八角,胡辣汤就是这样,你想不到下一口会有什么惊喜。

第二碗胡辣汤下肚,已然半饱,我决定这次换个喝法,尝一尝真正的粥。

很神奇,八宝粥和小米粥虽然还有,但也快见底了,唯独最中间的绿豆莲子粥仍有大半桶,看起来能直接卖到晚上的样子,于是我决定来一碗。

自助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特别稀,米肉眼可见的少得可怜,粥水和芡却毫不吝啬。

所以在我这个南方人看来,这绿豆莲子粥也算不上粥,分明就是一道香甜可口的甜点。

果不其然,这实际上就是一碗热腾腾的、混着大量粥米的绿豆沙。

这真是一个天才的创意,粥米和汤水在绿豆蓉的熏染下粘上了一丝丝豆沙甜,这种美丽的错误让本不被看好的绿豆粥在奇妙的转折后大放异彩。

偶尔还能吃到一两片粉糯的莲子瓣,这更是一番意想不到的惊喜,不起眼的廉价自助粥似乎在一口之间上流了一个档次。

作为一款粥而言,绿豆莲子粥无疑是失败的,但作为一款热甜品而言,这又是一种超脱凡俗的成功。

成功与否,只取决于世人看待它的眼睛,至少在我的眼中,这是一份错误,但足够美丽。

于是我决定起身去吃最后一碗,被大量稀释后的绿豆沙。

如果手法足够熟练,你可以舀起来一勺浓稠又多料的自助粥,这就是了。

这碗绿豆沙里,我舀起来了三颗莲子和四瓣莲瓣,既是一种幸运,又是一种贫穷下的熟能生巧。

莲子嚼起来,很像一颗一点都不脆的花生,它没有花生那么油香油香的,唇齿间迸发出来的,是属于莲花的清甜。

其实,包裹着莲子的莲瓣,这才是最好吃的,粉粉糯糯,清香芬芳。

我已经足够饱了,这次的进食就到这里吧。

稍微休息一会,坐坐消化一下,然后回宿舍里,带上四级英语单词,去自习室或者图书馆吧。

对了,差点忘了。

这只是一碗非常普通的自助粥而已。

它很便宜,说实话,粥的质量远远不如水分,但为什么我能够把它描写得如此超凡脱俗?

因为从开始进食的那一刻开始,我耳机里单曲循环的,是阿鲲的《片头音乐(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原声大碟)》

这是一首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