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岁月流

2018年的冬天,来的比往年晚一

但却格外寒冷,在冷风中,青杠村的安置房完成竣工验

这是一个大项目,青杠村商会特意挂了横幅,买了两圆巨大的鞭炮连在一起燃

作为大事,青杠村拿到移民指标的百姓自然早早的来到现场观

今天之后,这里就是他们的家

李宜禄看着三五成群的百姓,对何欢道:“书记,你说没多少人愿意,我看这人挺多啊?”

何欢笑道:“现在是很多,你知道为了让他们同意迁出来,我花多少功夫吗?”

吴大鹏在一旁补充道:“鞋都磨破两”

何欢道:“这些村民呆惯了自己住的地方,都不愿意迁出来,我和吴主任、杨委员、黎主任他们,各自分了任务,隔三差五就去做工作,好说歹说,现在还有几十户没有签”

吴大鹏道:“等他们见到这些先迁出来的过上好日子,他们自然就出来”

每一个贫困户都有各自不愿意迁出来的原

很多人的担心就是怕迁出来了,没有合适的工作养活自

在田间地里耕种了一辈子,他们已经习惯祖祖辈辈生存的方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愿意改变,使得他们一直贫穷

但吴大鹏觉得有一部分人迁出来就够了,只要把这部分人的工作解决,让他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其他人迁出来也是迟早

李宜禄惊讶道:“还有这么多吗?”

朱家寨的贫困户诸如朱少聪等都已同意搬迁,仅余王大拐等少数单身老人不愿意迁出

但王大拐是五保户,每月有补贴,家中又有房子,亦是衣食无

李宜禄想着他们这样单身的人占了一套住房,也是浪费国家资源,在帮着吴大鹏他们做工作的时候也没有过多劝

想来其他生产队也是这样操作的,可这还有几十户,也着实不

何欢道:“放心吧,在我的任期内,保证让他们都迁出”

他三年的任期,到明年六月就结

李宜禄相信何欢的能力,但正如吴大鹏所说,这些迁出来的百姓,有很大一部分是老人,他们的生存问题如果不解决,就怕迁出来的也会搬回

其中有一部分,都在何欢的帮助下申请了贫困补

可没有补贴的那一部分,又靠什么生活呢?

年纪大了,不可能进厂做

仅靠合作社的分红,要想生活过得略有起色,都是十分困

或许应该建一个敬老院,由商会出钱资助,让没有收入来源的老年人住进

这样才能真的做到老有所

那么也应该建一个幼儿园,这样才能让乡村的教育跟上时代的步

何欢见李宜禄不说话,站着发呆,好奇地问道:“你在想啥呢?”

吴大鹏亦道:“怎么整的,现在总是走神,要不要找大夫看一”

他老了,对健康亦是时常关注,总担心自己得老年痴

所以他经常锻炼,就怕自己脑子坏

但他最近和李宜禄接触时,总发现这小子走神,和老年痴呆的症状有很大的相

李宜禄回过神,表示不好意思,说道:“不好意思,我想其他事去”

吴大鹏道:“你想啥?说出来听”

李宜禄道:“我在想我们村是不是应该建个幼儿园和养老”

何欢道:“你倒是想的远,不过这是一个好想”

吴大鹏道:“是该建一个了,眼瞅着我们这一批人都老了,不过幼儿园还好,可以收费,但这养老院如果没有国家的支持,我们村的财政也支撑不起”

李宜禄道:“我的想法是由商会出一部分资金,以目前我们村的企业发展势态,以及未来旅游业搞好之后的一个预测,我觉得应该没问”

何欢道:“抽空我们组织开个会,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成立一个慈善基”

幼有所教,老有所

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一起建

何欢对李宜禄的想法很是赞同,但他们相识已久,没有过多客

他们同属于行动派,有了想法说干就干,毫不拖

马上就通知商会成员,明天中午在村委会开

除了赵武杰在外谈生意,其余诸人都准时来到会议

何欢主持工作,率先发言道:“昨天请大家来的时候,已经给大家讲了我们今天开会的目的,就是成立慈善基金会,拟建村敬老院和幼儿园,欢迎大家积极发”

卢琳道:“这是好事”

在修安置房的这段时间,他又增加了一套设备,砖厂的产能是日渐上

如今安置房一完,每天生产的砖又开始堆积成山,他都不得不减少产

如果村里又有新项目,那他的砖又有销处

听何欢如此一讲,他第一个站出来支

即然是好事,大家就各出建议,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

幼儿园没有过多讲的的,位置也不用多想,建在小学旁

但对于敬老院,大家就有了争

但凡有孝心的人,都不会允许自己的家人出现在敬老院这种地

都习惯于自己来照顾,把亲人送到敬老院,那就是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