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伍

现在是晚上十点,食堂人最多最热闹的时候。

假如此时站在外头,朝里看去,整栋楼的门窗似乎密不透风。一二楼的窗帘全都拉紧,留不得一点光的缝隙;脆弱的一楼大门上贴满了用来挡视线的报纸,但透过里面间或不慎泄露的微芒,依然可隐约瞧见门后木棍、放饭盒的铁架之类的杂物之影子。再贴近耳朵细听,却是寂静无声。

然而真正在里头的人都知道,二楼才是现在食堂幸存者的聚集核心,一楼不过是几个还没到场的学生拿着点燃的蜡烛,踱步上楼罢了。直到全部人到齐,今晚的总结大会才正式开始。

这里颇为熙攘,大部分学生聚集在中间地区,有坐有站,无一不围绕簇拥着大会的主持人墨小乔老师,其余人等零散坐在四周桌椅上,面朝主持。

至于我,则坐在正对墨老师的十点钟方向,人群外围的桌子上,身旁站着白天出外搜刮的杨茵,前边不远处还站着整天待在库房的萧临然,除了陈丹丹和范离因在楼下整理今日收获的医疗物品而没与会,其他熟人,一时间没看到。

不知今晚除了总结大事和物资储备,是否还会有“额外节目”。

“同学们,安静下,找个地方坐坐,我要开始了。”交头接耳之中,墨老师的声音显得比较突出。学生们倒也听话,都散开来,找好自己的一席之地,静候发话。

现在就剩墨老师“鹤立鸡群”。待她环视一遍在场所有学生后,才步入正题:“都齐了吧?想必白天的事让大家受到不少惊吓,我也安排了一些同学轮流看着它们。这事等下详细说明,先从今天早上开始……”

然后便是你我都已知晓的内容了——其实她就是复述一遍今早发生的事,尤其是三楼天窗。本没什么值得大写特写的,只不过……“这里先感谢一下蒋晓斓同学及时报告了这个发现。总之,那里大家先别去,门已经暂时封死了,而且天窗上还有些玻璃渣,贸然爬容易受伤。”她特别强调。

这话,为什么听着有些刺耳呢……

是因为……蒋晓斓这个名字吗……

接着墨老师讲到接近中午时的感染者群一事,也是大家的关注焦点,更是我的聆听重点。她先大概串了一遍整件事的起因、经过、发展、结果,之后才进入最关键的部分。

“但是,”她说到这便打住,并掏出一直带在身上的“巡逻”岗位笔记,低头翻看。

哦不。她的举动让我瞬间紧张了,完全没料到会来这么一出。

“这些还不是最棘手的。下午1:40,初一和初二男生宿舍楼三层最西侧跑出两个手拿长棍、疑似初三的学生a和b,惊动了停留在二楼的……感染者?”一读到“感染者”这三个字,她原先平静的面容出现轻微改变,多了几分疑惑,并抬起头来看向该文字的记录者,连带周围学生追随而不解的目光,包括杨茵和萧临然。

不用怀疑,那个时间段在岗的“巡逻”就是我。

天,尴尬死了。“碍…就是指外头那些会咬人的人,我自个取的,自个取的。”可以猜想得到他们在纳闷什么。

估计是察觉到了我所面临的窘境,墨老师赶紧打圆场:“哦,没事啦,就是第一次看到这个说法,形容得挺贴切的。同学们,别看了,我们继续。”至此,大部分学生才停止死亡注视,将视线转回她身上。

说实在的,那时我压根就没认真听后面的内容,也没关心其余学生的目光,主要是前面的萧临然,他……看起来好像想说些什么,但最终闭上了嘴,回头继续看着墨老师。

“你们俩对视什么呢?”杨茵是为人性子直,但这不代表她是看不清时势的瞎子。虽然当时没看她的脸,不过,可以想象,“嗐,其实没必要这么害羞,我觉得这称呼蛮特别的。”

然而我一直在思考着他刚才想说什么,没精力回答,只是微微点头应付。

“……b迅速跨过被a击毙的感染者倒地位置,与剩余的扭打并击杀,将其推下楼,引起楼下集群躁动。随后a和b疑似交谈,原路返回三楼,脱离视线范围,未再露面,下落不明。”再次集中注意听时,她已经念完了我当时观察到并及时记录的内容。

两个初三学生,出现在初一二男生宿舍,快而不乱的做掉两个感染者,又神不知鬼不觉的失踪,如此隐秘,这给谁瞧都觉得古怪。他们看起来“轻车熟路”,有组织有规划,在那做什么,找食物?可后面也没见他们到食堂求助;或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且先不论这些,还有个关键问题,

他们就两人抱团吗?

用第一天的话来说,他们算哪种人?劫掠?单干?还是自救?

不过我的部分结束后,墨老师还在念后面岗位交接的学生写的记录。没什么重要内容,除了一条……

“值得注意的是,从最后记录来看,因为来自学校正门的一声巨响,它们在下午4:30左右从初一和初二男生宿舍往声源方向快速移动,离开食堂视线范围……”

这个有印象。当时食堂大门刚刚关上,障碍物没堵祝我远远的看着,墨老师等人正慰问一路飞奔过来的果冻——真的很意外!下午在“巡逻”岗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