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话说莫休一路走过去,几个转弯就消失在一条胡同里。

俩边都是四合院,有的院落都有几百年,虽说沧桑了些,却也别有韵味。

莫休喜欢这些古老建筑,喜欢踩踏青石板发出的声音,每一个回音都像是莫休磕问历史的回答。

莫休沉吟其中,突然脑子里晃出一个大光头,哦,这是他的神秘师父大和尚,不错,这些爱好是大和尚教他的、

大和尚知识渊博,就像是大英百科全书,在莫休的记忆里,大和尚上知天文地理历史,下知物理化学政治,总之在莫休心中,大和尚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想到了大和尚,莫休有时候是恨大和尚的,恨大和尚对他的严苛,说是为他好,屁儿,莫休没有死在他手里就是莫休的幸运了。

记不得那一年了,莫休想,老莫带领他到达五台山清凉寺,一个不大,略显破败的和尚庙。

从那个时候起,莫休的厄运降临了。

修习武功成为了他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风雨无阻,雪霜不停。

寺庙的那颗大大的、古老的苍松为证,莫休在树下撒下了汗水,熬过来不知多少年。

一日,莫休单掌劈断了石凳,大和尚说:“你的境界是明劲境界了,臭小子,天赋不错。”

莫休问道:“啥子是明劲境界。”

大和尚说:“是武林人对功夫高低的一个界定,这么地说吧。

据《拳经》记载,练武的最初也就是练家子,就是寻常人说的,练把式,或者说是练家子。

说白了也就是花拳绣腿,上不得台面,上不得阵,杀不得敌,也就是一个强身健体而已。”

莫休嘟哝嘴说:“我爸爸算是什么境界?”

大和尚道:“没个境界,花拳绣腿,玩的是骗人的把戏。”

在莫休的眼里,老莫好厉害,柔术已经登峰造极了,可以翻跟头,可以龟缩在一起,老神奇了。

也难怪,在孩子的眼里,老爹都是老厉害了,人生的第一个师父,怎么会不厉害。

大和尚贬低老莫,莫休不高兴,然而不反驳,自己的功夫到了明劲境界,也晓得老莫的手段不过是花拳绣腿,哄骗人换钱的。

大和尚笑道:“继而勤于修习下来,也会进步,若是得到名师指点,便会进入修武的第一个境界,也就是武士境界,或者说是武者境界。

这个时候,算是窥得练武的门道,知道了个中三味,可以上阵杀敌啦。

但是算不得修武者,也就是比起常人来强壮,一个打三四个平常人不是问题。

勤加修习,有明悟,就可以修习到第二个境界,也就是明劲境界。”

莫休说:“明劲境界的功夫好厉害吗?可不可以离开清凉寺了?”

嘿,他总是想着离开,也难怪,太苦了,每一日都伴随大和尚的声音“起床!太阳出来了1起床。

其实起床的莫休发现,天还不到三更天,满天星辰,莫休总是会偷偷地骂一句:“周扒皮半夜鸡叫”。

然而他无奈,只得舞剑,只得打拳,只得背诵诗歌,只得……,就这么地,岁月在手指缝里溜走。

想离开,跟随了老莫闯江湖,那才是他想要的生活。

然而大和尚说:“不能。”一句话断了莫休的念想,莫休低下头,嘴撅起来。

逃走几次,被抓回来几次,依旧还要练武。

恶言相向,大和尚不理会。

于是莫休也就不喊大和尚师父,多是喊一句“老人家”,大和尚也不理会,因为他也教过老莫,辈分有一些乱,也就将就吧。

至于莫休偷偷骂他,大和尚更是装聋作哑了。

大和尚见到莫休迷惑,继而说:“明劲境界才算是摸到修武门坎。武功练到了这个境界,就会生出劲道来。

所谓的内练一口气,外练一层皮,也就是这个境界了。

练皮到练骨,是极为困难的,不脱一层皮,就不可能脱胎换骨。

只要不断修习,忍得住疼苦,也是可以的。

接下来就是练气,需要内功引到,这点非常重要。

一个武者练到了这个境界,也就摸到了第二个境界明劲的门槛了。”

哦,莫休哭啦,这需要猴年马月才能够离开清凉寺,离开大和尚。

大和尚反而笑啦:“你哭鼻子吧,你若是想离开,就必须修习到功夫的第四层境界,也就是暗劲境界。”

莫休知道跑不出大和尚的手心,跑过几次,都被带回来了,只得哭道:“我修习就是1

大和尚道:“你已经是明劲境界了,就要更加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你不是不想要饭吗?你不是想保护你老爹吗?那就好好修习功夫。”

莫休点头,抹去了眼泪,因为他不想要饭,更不想让野狗追赶老爹。

大和尚眯起眼睛,慈爱地说:“明劲的明,是明显、明白之意,是练习时要将劲力发出,而且要发得充分、发得顺畅。明劲境界,说白了,还处于肌肉发力的阶段;此阶段练习的主要目的,是修习整力发放的技巧,强化肌肉筋键,起到“腾挪”的作用,此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