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林朗上了高三,原本还很轻松的心情,在高三开学当天的高考动员会上消失殆尽。

校长讲话真可谓铿锵有力,先是将优秀毕业生的事迹大讲特讲一番,又将新一届高三的头号种子选手们狠狠的夸奖了一遍,最后强调了类似于时不我待、多一分就能甩掉一千人等等惯用话术后,结束了整个讲话。

林朗听的有点头疼。

十八中不是什么好高中,不论学校环境,师资力量,生源情况都不怎么好,本科升学率不足40%,很多来这里上学的学生,都想着上个好大专,找个好专业,未来好就业就非常不错了。

可是林朗知道,林骁不那么想。

林骁想要林朗上大学。

当年家里突遭变故,林骁拿了高中毕业证就直接回了家,高考都没有参加。

不少老师觉得可惜,班主任、教导主任、校长一个个上门来劝,林骁全都梗着脖子,嘴硬的说:我不去,我本来就不喜欢学习,我压根就不想上大学。

当然全都是假话,家里没出事之前,他和爸爸一起连学校和专业都选好了,他想去北京,一辈子待在一个小城市多没意思。

可是他不能去了,北京那么远,他没有办法带着林朗一起走,林朗还不到三岁,他要怎么去照顾他?不参加高考,彻底断了自己的路吧,万一考上了,他怎么可能舍得不去?

这是林骁心中最大的遗憾,他想让林朗帮助他去完成。

可是....林朗的成绩不太好。

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有这么一类人,表面灵光的很,说话做事也很有条理,可是偏偏在学习上缺了一根弦,林朗显然就是这么一类人。

他不是不想好好学习,也不是没有去努力,可是他即使很努力了,学习依然不怎么样。

本来他还挺庆幸,还好自己是个体育特长生,只要好好练拿个好成绩,多加一些分,或许还能帮林骁实现他的愿望。

可是,暑假开始训练那天,教练告诉他,学校转来了一个和他一样练跳高的高三生。

竞争对手出现了~

林朗练跳高的时间不算长,是从初中复读那年才开始的,目的也很纯粹——可以顺利的直升高中。没想到底子还不错,这一练就练成了种子选手,给高中部大大小小的拿了不少的奖,只要能在年底的市中小学生田径赛上拿个名次,考大学也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谁知道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新转来的特长生成绩比他好。

“我要怎么做?”不想影响家人,再加上自己平时和教练关系混的不错,这个时候林朗只好来他商量。

“想靠着体育成绩上大学本来就不容易,必须得在市级比赛上拿个前三名,可是咱们学校在田径这块每个项目只能派一个人参加。”孙老师也是练体育的出身,非常清楚拿到比赛奖牌的重要性,错过一次重读一年等比赛的人大有人在,可是谁又知道你复读的这一年会不会又来个更厉害的竞争对手?尤其林朗初中已经复读过一年了。

“两个选择,一个是你继续练跳高,拿出比他好的成绩,但是这很难。要不你就换项目,现在开始练全能,这个项目咱们学校高三还没有人练。”转学生是副校长的外甥,实力又不弱,市级比赛不派他派谁,这件事整个体育组都心知肚明。

“我建议你还是换项目~”毕竟林朗两年来一直跟着他,条件好也肯下工夫,孙老师十分真诚的建议。

林朗本来还有些不服气,几次训练下来,确实技不如人,只好乖乖地练起了田径全能。

混熟了以后,林朗问过张楚和成绩这么好,为什么要突然转学,张楚和一脸的愤懑:”还不是校长那个王八犊子把自己的侄子给弄过来把我的参赛名额给抢了!“

所以你就来抢我的?怪他没有个好舅舅呗。

林朗当然知道这不是张楚和的错,但是还是忍不住想:横的欺负软的,软的欺负更软的果然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高强度的训练让林朗无暇他顾,许安宁也实在不想过多的占用林朗的训练时间,虽然林朗表现得好像很轻松的样子,可是许安宁知道,每次放学把她送到家,林朗饭都顾不上吃就跑去训练,要多辛苦有多辛苦,她已经帮不上什么忙了,总不能再添乱吧。

于是,许安宁提出以后上学还可以要林朗继续顺路送,但放学她要自己一个人走。

此时的许安宁已经上了三年级,其他的的同学早就开始和自己的小伙伴结伴上下学了,林朗的陪伴虽好,但是直接导致许安宁连一个结伴回家的好朋友都没有,趁此机会“摆脱”他也算是个好事。

林朗第一个出来反对:“安安,我可以继续接你放学,时间没有那么紧,和你一起走一段路就当休息了~”

许安宁不赞同:“有那个时间,你还是去食堂吃点好的吧,每次着急忙慌的吃完饭就去训练,我感觉你的胃都快垂到大肠那里了。”

林朗摸着自己的肚子:”怎么可能,五脏六腑都有自己该待的位置好不好,胃怎么可能到大肠那里?“

”这是夸张好不好,一种修辞手法,这都不懂。“许安宁心想,怪不得你语文成绩那么差:”而且其实我也不算乱说,你摸这里鼓鼓的地方是不是圆形的?大肠是长条状的,你这个圆圆的就是胃。“

“真的?”林朗还真的傻乎乎的伸手去摸自己的小腹,还真像许安宁说的有一块圆圆的硬硬的地方,他有点难以置信,一时竟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